社論/縣民才是新聞的主角

  • 2013-09-07
 本報在56週年社慶推出「公民新聞」,其理念是只要是公民關心的事,就是馬祖的大事,自然也就是馬祖的大新聞,希望讓馬祖公民成為報紙的主角。另一方面,並希望透過「公民新聞」的平台,讓馬祖公民能夠更加重視公共議題的討論,找出馬祖公共治理的缺失,共同促進馬祖的公民社會發展更為成熟。
 過去只有菁英才是新聞的主角,只有經過學院訓練的新聞寫作方式才被稱為專業,但在公民新聞理念下,人民才是新聞的主角,因此本報「公民新聞」打破過去的分類,認為只要是公民張貼有關馬祖的相關訊息,就是公民新聞,而題材也未必要侷限於政治類別。過去在菁英觀點下,婚喪喜慶、商情脈動、抱怨言論等訊息長期不被重視,而公民新聞則是以一種新的觀點來對待這些庶民傳播內容。並且,本報也歡迎任何形式的表達方式,公民新聞未必一定要是新聞學院的傳統格式,內容更勝於形式,只要是來自公民的聲音,新聞的形式是次要的。
 本報推出公民新聞後,已從過去著重傳統專業記者,轉變為專業記者與公民記者並重,希望讓馬祖多元的公民聲音能夠在馬祖日報上發聲。我們歡迎馬祖公民記者們能夠多加利用本報「公民新聞」區塊,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透過觀點之間的碰撞,讓馬祖在相互激盪中進步。
 為了鼓勵公民發言,本報的發言規範只有兩條,第一條是與馬祖相關,第二條就是不違反法令,因此只要是與馬祖相關的任何言論,只要不觸犯法律,馬祖日報都非常歡迎,沒有言論的篩選,更沒有立場的選擇,馬祖日報的「公民新聞」區塊,是馬祖言論尺度最大的論壇。
 本報的另一個區塊「馬上處理」,可說是公民新聞的延伸,公共治理的評審是縣民,一個政策與措施有無錯誤疏失或確實執行,人民感受最快、最深,透過「馬上處理」區塊,能讓公民方便地指出治理的缺失,同時也能讓公部門能夠迅速得到民眾的反映,而得以適時改正。
 在網路媒體出現後,網路正以極快的速度改變馬祖社會,在媒體層面而言,一小群人掌控社會的發言權,幾乎不可能。從戰地政務解除以來的馬祖媒體發展,社會的資訊從過去的控制關係,已經變成競爭關係,任何的權威都可被挑戰,任何的謊言都會被揭穿。我們期待能有更多的公民,能夠透過本報「公民新聞」平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批判,挑戰權威,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