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金門大、二膽變觀光島 看高登、亮島之走向

  • 2013-09-09
 金門大膽、二膽島預定明年6月撤離駐軍,變成觀光島,這個趨勢雖是可以預期,但金馬人士對這個消息公布後,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而馬祖多一份期待是高登、亮島能早日跟進,更進一步希望中央在宣布開放之同時,能給予規劃及興建碼頭等相關經費,以利同步整體開發。
 大、二膽撤軍,中央未來擬改由警政署及海巡署駐管,由海巡署、縣政府和警政署共同管理,做為觀光用途;金門縣府並著手整修大膽島碼頭,研擬大膽與二膽島間興建吊橋或纜車連結;金門有錢,相對馬祖在經費上較困難,一切有待中央援助。
 針對接管大、二膽等六離島,其實,初期並非大家想像金門民意都認同,也有不同的聲音,民意質疑中央在未能保證國土安全的情形,要將六離島交由地方接管,形同設了圈套,要讓地方政府來跳,一旦貿然接管安全出問題,恐怕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讓觀光資產成為負債。
 民意擔心的是離島軍方有兵力駐守,地方接管後派駐警力上島維持治安,對警力消耗很大,必須慎重,思考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接管,最好是當地駐軍不撤走,並仍開放觀光,才能維持島上安全。問題是這樣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跟撤軍後開放觀光原意是等於走兩條路,沒有交集。
 在兩岸關係和緩,並交流頻繁後,小型島嶼駐軍的防備已無實質意義,平情而論,象徵性指標也沒有必要,在無戰事下,較大功能是防守大陸漁民登島,不過,因國軍角色敏感,反而在驅離上礙手礙腳,且不如海巡、岸巡及警力來得便捷,同時海岸巡任務不同,裝備也不一樣,對大陸漁船民管制、驅離更有效果。
 金馬同屬戰地,在戰地政務解除後,兩縣也都積極推動戰地觀光,金馬各有其創新與優勢,金馬兩縣在軍事景點開發過程中,可以彼此多些相互學習,激盪出最適合的營運策略,以使戰地遺跡能成功地轉換為觀光資源。
 除軍事遺址價值外,發現亮島出土疑距今約7900年人類骸骨,引起國內外媒體注目,令人振奮。馬祖在古遺址的發現,未來除豐富、拉長馬祖歷史生命外,也是未來考古旅遊及學生考古探究之旅最佳活動區塊。
 過去軍管時期,諸多地方及事物被管制、封存,在體制改變後,發現地方考古價值的文化遺物,見證了馬祖歷史價值,未來避免讓軍事景觀被推土機推平,同時透過周詳規劃與創意巧思,讓戰地景觀轉換變身為具有人文素養與永續思維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