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海巡隊與縣府建設局攜手出擊掃蕩非法越界作業的大陸漁船,一天就清除蟹籠1100具之多,有效達到遏止的作用。對於海巡單位與縣府建設局保護馬祖海域漁業資源,及維護漁民權益的行動表示肯定之餘,也希望政府相關部門研擬出具永續性、整合性、預防性的海洋保育政策,確實達到嚇阻大陸漁船無止盡掠奪行徑外,也有必要透過輔導與法規制定,讓本地漁船減少捕撈、淘汰三層流刺網、底拖網等漁法,或改用較大網目的漁網,讓小魚有機會成為漏網之魚,亦是減緩漁業資源持續惡化的良方。
經過長時間的過度捕撈,馬祖海域的漁獲量是逐年降低,若不積極展開維護漁業資源的行動,長此以往,馬祖未來的漁場命運只有不斷枯竭,最後走向衰敗。因此,唯有提升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執法能力,並節制對海洋的掠奪,才能維持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在追逐有限漁業資源的狀況下,已造成馬祖沿近岸海域漁業相當大的衝擊,不但大陸漁船越界掠奪,部分漁民也以生計為由,未能接受保育觀念,讓沿近岸漁業資源魚體不斷小型化,以及大型化魚數量日漸稀少。馬祖早期時候,漁船數量更多,但是都是採定置網的作業方式,而且網目孔洞夠大,讓小魚有長大的空間,相對也就降低了對既有生態的破壞。因此,在對海巡單位護漁有更高期待之時,馬祖當地漁民及民眾,也應該深切體悟「趕盡殺絕」才是海洋漁業資源衰竭的最大原因,「節制」才是保護海洋必須堅持的永續之道。
全球漁源枯竭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和漁民都在捕撈技術、船隻數量、人力上加強投資;特別是中國大陸,近數十年間經濟起飛,追求物質的高消費生活轉變,連帶造成高經濟價值的魚類或是水產品需求日益提升,野生黃唇魚一尾可以賣到上千萬元新台幣的天價,現在馬祖海域捕到的好魚,都是高價轉賣到大陸。也因為物稀為貴,魚價越來越高,可以預見鋌而走險越界捕魚的現象,絕對不會消聲匿跡,馬祖的護漁工作一日也不能鬆懈。
大海絕對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論是護漁還是限漁,都應該是不怠不懈。長居馬祖的民眾更應深刻體認到只有關心海洋、愛護海洋,才能讓漁業資源永續利用,並持續享受海洋所帶來的恩澤。期盼在兩岸良性互動的發展之下,過度捕撈與越界捕魚的問題也能受到關注,雙方共同體認健全海洋生態的重要性,繼而務實推展海洋保育政策,讓我們下一代子孫也能享用到海洋資源的權益。
社論/守護漁業資源 要多管齊下
- 201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