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減碳,拒絕瓶裝水的觀念正在全球發酵。瓶裝水對環境影響溯及水源,因為瓶裝水「過量汲用」,造成一些河流與地下蓄水層枯竭。除了製造、裝瓶、包裝、儲存與運送瓶裝水耗費能源外,百萬噸製瓶用的石油塑膠也為環境帶來極大負擔。人手一罐的瓶裝水,其累積的碳足跡更是龐大,廠商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甚至是時尚的象徵,以吸引消費者。但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不管是台灣本島還是馬祖地區,自來水普及率都已超過九成,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即使如此,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讓人目不暇給。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但卻已有國際智庫警告,PET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裡。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瓶裝水在馬祖為何也賣得這麼好?方便之外,整個馬祖社會習慣在公開場合提供大量瓶裝水,也是主因之一。個人之外,會議、招待客人,都是瓶裝水的用處。不少公家機關,宣導節能減碳的同時,開會時仍提供瓶裝水,會議結束,開封的水大半沒有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沖到下水道去。生活在現代的世界,我們總是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想要的東西,也總是最盲目的看不見那些生活便利狀態下所產生的許多負面效應,口渴,走進超商一整列各種牌子的、各種國家的瓶裝水,解決這簡單生理需求的樣式越來越五彩繽紛,但拿起瓶裝水的同時,沒有人會去思考接下來這瓶子會怎麼繼續影響這世界。
「喝水」看起來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從環保、節能的角度來看,喝瓶裝水還是自來水,對環境造成的結果卻是大不同。瓶裝水在馬祖廣受歡迎的原因,多半是鄉親基於個人方便,但是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忽視全球環境惡化這個真相。因此,請馬祖鄉親出門記得帶自己的杯子或水壺,貪圖方便即將買下瓶裝水的時候,想一下這一小步帶來的影響,人生總是有很多選擇,不喝瓶裝水應該是最簡單的選擇。
社論/改變飲用瓶裝水的觀念
- 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