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泉利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又是一年的教師節到來。因為今年是個人算是最後一次在教育界服務的年度,所以在感受上要比往年特別強烈。因為踏入杏壇的開始在馬祖中正,對於陳年往事的做中學與當年與同仁有志一同對在地教育的無怨無悔的付出,值此退休前夕,總是感念多於計較,惜情多於比較。
30年前因為機緣,原本不屬教育體系的我承蒙星寶、善茂兩位長輩提攜入門,九年在中正的教學相長中,歷經志勇與善茂校長的引導,興寶、全英、炳光、星甫、愛華、君勳、玉峰、信通、金太、秋官、崇順、天賜、志龍、增銘、長柏、秀琴等老師一起撐起「中正王國」,不論是文的升學競爭,武的年度縣級校際運動競賽,因為大家都以中正為榮,所以從來都是百分之一百的付出,回首當年的「光榮」,至今仍有些輕飄飄的虛榮。30年過去了,中正的老一輩同仁大多選擇退休、淡出教育界。現在仍堅守工作崗位上的又以天賜與增銘兩位小老弟,在馬中與北市獨當一面的好表現,我們與有榮焉。而其中金太、秋官兩位老師天不假年最讓人不捨。因為屬於我們當年的「革命感情」是我們的共同的記憶,念茲在茲的話回首當然是最美的
有好幾次回馬祖路過中正,或許是近校情怯,所以始終沒有踏進昔日朝夕生活的校、舍。只聽說教室夠水準,老師宿舍更有一流的配備。對照當年的「寒酸」,至少我個人並沒有妒忌,因為這是中正年輕一代老師應有的「照顧」;聽到在禮民校長領下的中正不輸我們的校風,忝為「校友」當然為之肯定,至於昔日學生博鈞老師在教學輔導上的傑出「表現」,更感欣慰,或許這就是傳承的默契到位了吧!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當我們都老了,選擇退休交棒是必要的,接手的中正老師們,馬祖所有在職的年輕教育工作者,當教學硬體環境絕對優渥時,當假日夜間不必絕對「犧牲奉獻」時,多元的適性輔導與台灣同步的優質學科教學,筆者希望各位都能不輸台灣本島老師。如果中正當年的我們是因為「土法煉鋼」而成就「中正霸業」,中正的現在老師能選擇更棒的教學內涵成就「中正學風」,也唯有中正的年輕新秀扛起一棒接一棒的春風化雨的重責大任。(讀者來論屬個人意見論述,不代表本社言論、立場)。
讀者來論/教師節的感言、緬懷與期許
- 201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