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的秋天好熱鬧!縣府相關單位於9月以來,陸續舉辦秋慶系列活動,包括牛角做出幼、剛落幕的鐵板燒塔節,以及即將於10月12日舉辦的媽祖昇天祭等活動,訴求就是突顯在地文化特色,並寄望將文化與觀光結合,讓此時段的來馬遊客能體驗到獨特的在地文化,延長觀光旺季;同時,也使原本逐漸式微的節慶活動,透過經費挹注及結合行銷,重新賦予生命力,讓更多國人鄉親得以共同參與傳統慶典,也讓馬祖文化得以延續香火。
世界各地的觀光業近年都在蓬勃發展,而每個區域在推展觀光的過程中,除了加強交通便捷、維護環境品質,更強調其自身的文化獨特性,積極推動「文化觀光」,以文化根基,創造在地文化特殊魅力。根據業界統計,以歐洲旅遊為例,文化觀光取向就佔了50%,大部分的旅客是想藉由觀光過程,瞭解不同的文化,體驗當地的生活。
以此為鑑,我們可以認知到在發展觀光過程中,獨特文化是最能讓遊客印象深刻的元素,如何能在眾多競爭對象之中,創造特有的吸引力,才會是最後的贏家,要依靠的,就是文化能與觀光結合到何種程度;馬祖秋慶雖已非新菜色,但近年走向是相當值得肯定,就是透過除穢卡、找尋媽祖等小活動,讓遊客能從傳統的旁觀者,變成積極的參與者,進而能與民眾互動,結識在地好友,自然就能增加遊客的回流率。
媽祖昇天祭舉辦在即,今年配合媽祖宗教文化園區的落成擴大舉辦,還將邀請行政院長江宜樺親自來馬主持剪綵,可望吸引國內媒體對此節慶的注目,觀光局也輔導旅行社全力推出相關旅遊套餐,盛況可期,而這一陣子相關單位都非常用心在籌辦,希望能在鄉親、遊客面前,呈現最好的馬祖節慶形象。
因此,我們應全力支持屬於自己的特殊節慶,強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找回祖先曾經共同擁有的感動時刻,而非是其他活動的複製,應讓來馬參加節慶的觀光客,都能帶著特殊體驗回台灣。對節慶活動的補助應該只能是配角,主角仍然應該回歸到社區參與,如果只有公家補助,而沒有社區參與,則活動將沒有人文的靈魂,而地方節慶活動也將難以繼續,節慶活動將變成外來公關公司的「複製」、「貼上」,失去馬祖的文化特色。
今年秋慶活動中,我們很慶幸的有看到社區生命力展現,不論廟管會或是社區發展協會,成員都能自動自發全天候協助,我們認為,節慶活動要成功,社區的參與絕對不可少,他們是真正能將節慶在地生根的角色,我們期待各項節慶文化活動能越辦越好,增加觀光吸引力與旅遊形象,甚至將馬祖節慶辦到具有全國知名度,讓全台灣、全世界都知道馬祖的文化特色與節慶魅力。
社論/文化是門好生意 期許馬祖秋慶創造高峰
- 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