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國政府關門給我們的啟示

  • 2013-10-04
 美國政府因臨時撥款案不過而關門,部份機關因缺乏經費,而完全停擺,事件的起因,是由於共和黨所主導的眾議院不同意參議院拿掉刪除歐巴馬健保預算文字的臨時撥款法案,導致聯邦政府無米可炊,於10月1日起關閉。而此事件不僅造成美國公債還款出現跳票危機,也恐使美國經濟因為政府縮減採購、放無薪假、停發退休金等產生衝擊,為共和黨和執政的民主黨帶來龐大壓力。
 在兩黨交相指責的背後,我們不能忽略一件事實,就是美國的共和黨與民主黨議員都有許多的利益團體在背後支持,這些團體和個人支持議員,並且以各種方法向國會遊說,希望所通過的法案、聯邦所推行的政策對自己有利,也對自己所認為的「大局」有利。
 共和黨之所以要用聯邦預算來綁健保改革,不讓歐巴馬的健保改革通過,理由有很多,其中幾個訴求包括:強制加保違背人民的自由與意願、侵害人民的隱私,以及對雇主的負擔加重。而共和黨一方面須回應反對「大政府」主義的選民,並回應企業節省成本的需求,一方面又面臨保守派(俗稱茶黨,實為鬆散組織)的壓力,故選擇與歐巴馬硬幹到底。然而歐巴馬政府對於健保改革亦相當堅持,迄未讓步。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原先的「醫療補助方案」(Medicaid)是政府為老年人、兒童和低收入者提供的公費醫療保險;由公民或合法移民申請,變成擴大方案後,那些比不上有能力投保者,但又未合乎原先「醫療補助方案」的未投保者,將可以獲得照顧。
 而加入「醫療補助擴大方案」的州,聯邦政府會負擔照顧這些弱勢族群的費用,至2016年。之後,補助也不少於90%。但全美國有26個州(許多由共和黨執政,且位於南方)拒絕加入「醫療補助擴大方案」,人口約佔全國的一半,卻佔全國貧窮、 無保險黑人與單親媽媽人口裡的68%。全國60%沒有保險的勞工,也是住在這些州。
 兩黨交鋒,影響美國國運,而地處東亞的我國,也相當程度地模仿了美國府會制度,壓力團體的影響力始終存在;政府與議會的緊張也層出不窮。我們呼籲雙方面對政治的現實,政府應儘量滿足各團體的利益需求,在尊重公民權益的範圍內把餅做大;而議會與各政黨、團體也不應該只是拿「民意」做包裝,而須在滿足自己之餘也為國家、縣政的長遠發展著想,關心各階層福祉。府會雙方仍應穩定對話,找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