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步,馬祖民眾欣賞表演、展覽的機會越來越多,但是如何在欣賞過程中做到不影響他人、做個受歡迎的閱聽者,我們還有很大學習與進步空間。即使參加的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音樂會,仍然應該事前告訴孩子禁止喧嘩或在會場進食,老話一句,在適當的場合表現禮貌,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馬祖近年來持續引進各式藝文活動抵馬演出,名人講座、靜態展覽、音樂劇、音樂會等,圖書館也持續進行內部的整理與更新,就是希望提供地區鄉親更好的文化環境,增加更多優良的文化刺激因素,提高地區民眾文化素養。然而,我們還是不時見到的是節目進行時,小孩說話聲音不斷,甚至在場內跑動,把展演的空間當作遊樂場所,此時,做父母也沒有馬上制止孩子唐突的動作,反而繼續讓他自得其樂,影響全場觀眾欣賞音樂。此外,電話鈴聲此起彼落,觀眾好像對司儀多次提醒他們關上鈴聲的呼籲充耳不聞,而破壞音樂欣賞會的氣氛。這是使用公共空間的基本禮儀與公德心,今天孩子的父母帶著孩子到藝文中心、圖書館進行「有文化」的活動,卻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符合「有文化」的行為。
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觀看演出應提前15分鐘左右進場,盡早入座,不能攜帶飲食,不笑語喧嘩,不把腳踩在前排的座位上。演出結束後要報以掌聲,演員謝幕前避免提前退席。但實際狀況是,大家前往這些演藝廳時,很多人都會攜帶飲料食物,表演時大聲接聽手機,這都是不適宜的行為。身教永遠重於言教,做父母的必須讓孩子知道,當他在音樂會上、圖書館裡製造出高分貝的聲音時,其實已經影響到其他人了。如果父母真的希望孩子能在音樂會上聆聽、圖書館閱讀繪本、童書,就應該陪伴在小孩身邊,和他一起看書(除非他的年紀,已可以自己安靜閱讀);如果孩子身體不適或是情緒失控,一定要趕緊將他帶離現場。帶孩子去公共場所,不是要強制他閉上嘴、不准動,而是在行前就要告訴孩子,到了這些場所,該如何維持應有的禮儀及公德心。
同樣需要高度公德心的場所還有醫院、美術館、演藝廳等地方,要讓孩子學習如何在這些地方自處,家長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尤其,一場精彩的演出,背後必須集結多少人的努力與付出,因此表演團隊以最慎重的態度進行演出,觀眾自然必須以同樣方式表達對演出的尊重。許多人到了國外都懂得遵守公共場所禮儀,但常常在馬祖因為方便而疏忽。但不管身在何處都要隨時保持為他人著想的基本態度,遵守公共場所禮儀,是每一個人都要自我要求的公德心,如此一來,我們的公民素養才能不斷提升,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社論/置身公共空間 基本禮儀很重要
- 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