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部針對全台查報所謂的蚊子館共13座,浪費公帑達新台幣16億元之多,而根據工程會統計列管的蚊子館有88件,每個蚊子館都是上千萬、上億元的建設,反觀馬祖至今仍無一間像樣的室內場館可供遊客暫歇,讓南北竿航空站候機室成了遊客的午休空間,全國僅有。中央口口聲聲說要照顧離島居民協助發展觀光,但地方真正的需求建設經費卻是折折扣扣,要一塊給一毛,交通與景點沒錢建設要談什麼觀光。
日前南竿媽祖宗教園區船型眺望台啟用,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及交通部官員專程來馬風光剪綵,這項計畫總投資經費僅二億餘元,但其所帶來的觀光效益卻是十分可觀,更讓馬祖觀光知名度大大提升。比起台灣俯拾皆是的蚊子館,二億元不算多,審計部調查發現全台耗資較多的蚊子館是花蓮縣環保科技館的8.6億元,其次是2.2億元的雲林三條崙海水浴場,再來是1.2億元的花蓮多功能漁業場館,動輒上千萬、上億元的蚊子館、閒置漁港,隨便拿一個來馬祖,對觀光或產業都是受益良多。
馬祖要發展觀光就要有建設,其中景點開發應被列為十分重要的工作,原有的生態、地景、聚落、軍事等背景讓我們俱備了觀光的資源,但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資源沒能妥善規劃運用就不會成為賣點。我們以南竿媽祖宗教園區為例,光有巨神像無周邊設施就無法成為指標景點,二億元砸下去之後完全改觀,氣勢磅礡的船型眺望台加上參拜步道,讓巨神像更顯雄偉壯觀,花二億元創造世界獨一無二的景點,效益豈止是台灣任何一間蚊子館的十倍百倍。
再回頭看看最近北竿壁山標高石的議題,壁山是馬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景點,難道不值得投資更多的經費做一次完整的規劃與建設,點綴式的建設成不了大器,若能把觀景平台、停車場、標高石做整體規劃,就能讓景點品質再升級。馬祖相較於台灣大多數縣市,在觀光基礎建設上的經費並不多,馬管處一年投資在四鄉五島景點建設的總經費大約在一億二千萬元上下,各島分食這原本就不大的餅,結果是每個景點都沒能做到一次到位,更搞不出像樣又有規模的景點。馬祖的景點開發與改善需要更多的經費挹注,才能真正的「脫胎換骨」。
行政院工程會在為全台88間蚊子館找活化再利用的出路之時,可曾想到來馬祖玩的遊客三不五時可能因天候不佳而關島、澳口的居民每逢颱風來臨時就徹夜難眠、漁船避風還要用吊車吊上岸、冬天海象不佳東引、莒光民眾被封島的無奈等等。馬祖林林總總的問題在中央而言可能是九牛一毛,期盼只要台灣蚊子館少一點,馬祖的建設會好很多。
社論/台灣蚊子館 馬祖缺少「館」
-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