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厚實地區衛教與醫療設備,提升醫學服務品質,連江縣立醫院今年起即積極充實健檢中心各項設備,推出「高階健檢」服務,用更友善與精密細緻儀器進行健康檢查,為民眾做好健康把關,可謂服務上的創新與突破。
高層次健康檢查固然較能詳細深入剖析身體概況,係一個討論身體所有事的機會,並針對檢查結果研提處方,發揮「預防勝於治療」的綜效;然而,我們仍不能過度仰賴健檢,畢竟其僅是針對現況予以分析,倘若不能有效改善生活作息與方式,亦猶乏衛教知識的灌能,將成為枉然,失去意義性。
事實上,檢查只是診斷的一部分,最早是讓醫生進一步追蹤已出現的問題,用來幫助症狀的診斷,或是篩選高危險群,甚或回答當事人所想要知道的答案;但並不能解釋身體所有狀況的因果關係,亦難以詮釋身體健康者、或是非高危險群者的健康狀況。更甚者,檢查結果並不能準確預測某人是否會得某種疾病,像是GOT、GPT 值是正常者,未必表示肝臟沒有問題。進一步言之,倘若想單從一堆密密麻麻的專業英文或數據圖色中得知「健不健康」、「是否有病」的保證,是風險相當高的迷思。
健康檢查是種輔助與診斷的洞察角色,但不能過於仰賴,仍必須時時接收最新衛教資訊,內化成生活習慣。鼓勵鄉親接受檢查發現問題固然是為健康把關的第一步,但公部門團隊更應積極的結合相關醫療資源,設法用各種管道途徑,不定期到四鄉五島進行衛教宣導,傳遞最正確與有用的保健訊息,滌除錯誤的觀念,教導在食衣住行等方面的照護管理,降低不幸意外的發生。
此外,由於馬祖人口數不多,應建立起比台灣更為綿密的醫病關係,豎立家庭醫師的網絡,讓醫護人員能澈底了解每位鄉親的身體狀況,不定時下鄉訪視,給予身心狀況最佳的建議,指導生活作息的規律。
縣府團隊也要不定時辦理相關全民運動系列的活動,像是自由車、馬拉松、棒球、排球、羽球、田徑等,均衡發展,將之列為旗艦施政重點,帶動運動熱潮,培養縣民固定運動習慣,能在休憩時間多到戶外走走踏青,而非在家中當「沙發上的馬鈴薯」,提升規律運動人口數量。再者,我們或可嘗試舉辦國際運動賽事,除掀起馬祖運動風潮,更可發揮城市外交功能,拓展馬祖在世界上的能見度,帶動更多人潮來馬。
藉由這次的高科技儀器引入,使馬祖在醫療上又進了一步;但我們仍不能忘記防範勝於治療的初始,從生活中做好妥適的保健規劃,使病痛遠離。
社論/保固做得好 健康沒煩惱
-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