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發展創意觀光 呈現在地生活美學

  • 2013-10-27
 馬祖推動觀光,發掘在地文化、提升生活美學、發展社區產業是深化觀光的重要內涵外,也是振興地方最根本有效的途徑。過去,觀光強調景點做好就好,忽略了與遊客互動過程及旅遊品牌的建立。觀光的真正價值,在於親身體驗動手做,或藉網路與遊客口碑將資訊分享給親朋好友,這種互動過程,不只強化在地特色、創造工作機會,也讓產業在過程中不斷自我提升,強化遊客對當地旅遊品牌的印象。
 馬祖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資訊,將人文古蹟、在地小吃,還有馬祖特有的生活美學、場域,像是老房子再利用、戰地風景等,做進一步的串聯,深化島嶼觀光旅遊內涵,推出類似歷史漫步的解說路線,就能帶領遊客深入馬祖這個地方。馬祖各島各有不同的生活環境與生態資源,要思考如何分頭並進,整合成套裝行程,發揮馬祖的觀光特色,必須讓文化觀光與在地旅遊並重。遊客到各個景點,大部分沒有消費就到下個地方,可是如果可以發展多元的體驗活動,就可以讓遊客放慢腳步,也因為食宿時間加長,就能使地方有核心收入,並讓旅行成為深度的在地體驗,馬祖的旅遊魅力也會跟著深化。
 在強調行銷觀念的今天,我們期望友善城市不只是口號,然而,想達到目標不是花大錢去做軟硬體,而是更要用心去試著在看不到的面向提升旅遊品質。營造吸引人的觀光旅遊帶,需體檢食、衣、住、行、育樂,透過整合滿足旅客需求。公部門可以用最少的成本,非常準確的將元素補齊,將小區域的觀光旅遊帶變成自給自足的觀光經濟圈。景點不能獨立存在,地方觀光要永續就必須不斷進行體檢,把現有的好景點串聯,並增加遊客的停留時間。
 觀光旅遊景點的推銷,也需要全面檢視及盤點在地產業。馬祖眾多物產之中,例如美食和農特產,經過進一步的檢視與篩選,才能整理出需要的資源。此外,具有在地特色的農特產,要鼓勵去包裝行銷做宅配,促進產品的外銷。所以,重點是在地要有東西,並透過體驗式銷售,這樣才能避免遊客走馬看花沒消費。在地的東西要如何被鼓勵,需要政府的輔導,讓他們從一級的生產者,到二級農產品製造者,甚至成為三級的觀光產業服務者,是馬祖推展觀光努力方向。
 最重要的,從公部門到民間都不能夠輕忽馬祖的傳統資產。隨著時間流失,歷史會被淹沒、流失,人文遺跡會不復見,這些人文底蘊再不被重視,談任何建設都是不會吸引人的。馬祖是慢活島嶼,但是慢要慢得生意盎然,此時就必須靠人文底蘊來吸引觀光客,自己懂得用美看待生活,呈現最美的東西,觀光客自然而然也會喜歡上這個處處充滿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