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傾聽黑夜中的哭泣聲:家暴與性侵的重視

  • 2013-10-28
 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1年度社會福利績效考核評比結果顯示,連江縣除在「兒童及少年保護三級預防服務措施」、「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兩項獲得特優殊榮外,於其他面向之考核計有一項乙等、五項丙等、五項丁等,其中「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與「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處遇服務」更與金門縣同列丙等,排名倒數墊後,在在顯示出我們於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工作上仍有相當努力空間。
 按行政院訂頒之「充實地方政府社工人力配置及進用計畫」略以,各縣市合理之社工人數配置,應係以社福績效考核績優且社工人力較佳3縣市平均每位社工服務5,640位民眾為基準值估算;惟查衛生福利部101年統計顯示,連江縣萬餘名的人口數,僅配置社工一名,且非府內預算編制,而係中央補助兒少保護之社工人員,明顯與前開規定不合。倘依合理推估,至少應編列三名社工員,方足以有效落實該業務。
 就馬祖家庭暴力案件數而言,自99年起迄今,個案數成長約20%。進一步深究,家暴受害者年齡多為國中學歷之30-40歲未滿女性居冠,多發生於婚姻或同居關係,而加害者多為30-50歲男性居首。另從性侵害案件觀之,受害者多為中學女性學童,案發地點集中於被害人親友住所或學校;儘管個案數零星,但仍不能輕心忽視,否則受害案件將如「破窗理論」無限攀升。
 另以本年度預算編列與執行情形來看,馬祖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年度預算僅一百萬元,截至九月底止,累積執行數占分配數額的24%,於執行幅度上略有欠妥情事;復按全年度預算觀之,家暴及性侵預算僅占總預算的0.03%,與他縣市相較,明顯偏低。
 馬祖地區因地理位置之故,使得過往鄉親教育程度受限,並在三從四德等家庭倫理觀念影響下,對於身體保護與防衛泰半猶乏自主意識,並以家醜不外揚、息事寧人為原則,對於種種侵犯均含淚隱忍。但隨著女性意識的抬頭,復加上國境邊界線的模糊、跨國婚姻的流動,有越來越多的新移民的融入馬祖,性侵害與家庭暴力防治服務將是日益重要的工作,成為其生活上的重要後盾,不容等閒。
 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縣府團隊應積極正視衛生福利部評比的考核,放遠社會與家庭關懷,建立起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締造一個讓兩性安心與自在的平權無憂城市,使暴力與黑暗遠離,成為全國效仿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