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店面新開張 新期待新手法

  • 2013-10-29
 隨著遊客增多,山隴餐飲店、攤這個月連開3家,除時尚手工窯烤披薩之外,也賣起韭菜盒、餡餅、小籠包、割包、油飯、酸辣湯等不同口味,對消費者而言,多了新選擇,也是地方旅遊流量成長的指標之一。我們樂見熱煙冒起,但火紅鍋爐灶不熄滅,業者除堅持品質之外,更要抓得住市場脈動及消費需求。
 華麗的身後,總是不易察覺細膩處。新店開張在馬祖,總會引起好奇及新鮮感,同時地方小,資訊傳遞快速,鄉親多會嘗鮮及捧場,所以初期訂單爆滿或是賣光光,不代表受肯定或是長紅;反而細水長流,有較多的時間觀察及思考調整,才會漸入佳境,生意經營長久永續。
 馬祖開小吃店生意起起落落,固然跟環境、客源流量受限有關。近年遊客增加,餐飲確是未來在地趨勢行業,不過業者必須要不斷思考精進及永續問題,以避免開張時熱熱鬧鬧,到後面冷冷清清,甚至關閉歇業。地方很多失敗例子,尤以餐飲業居多,但也有店家小本經營的成功版本,值得借鏡。
 以目前現況,具在地特色小吃店攤,以遊客增長之勢,經營穩定度是比較高,小店走薄利多銷,以量取勝,以清水、山隴多家餐飲店維持好生意,沒有其他原因,就是走大眾消費價格,每日食材都很新鮮。再者,我們也一直提起東引麵店曾萎縮至1家,又擴張到5家,除客源增加是主因,主要麵食屬平民小吃,方便快速,今天吃過,明天還可以換家再吃。
 現代人對吃,不再是樣板式大魚大肉,而是口味及簡單的國民料理,或是獨特的風味。做生意之前經觀察,開店後更需要觀察,小本經營也是如此,不是一成不變,除小而精緻、小而獨特,再者搭配優惠促銷或開發周邊附屬產品,以刺激購買慾。
 多元餐飲是帶給我們新的選擇,因在地人口不多,要想的是在熱開之後,如何不讓它冷卻,需要定期新的花樣、新的招式,再來必須搭配遊客需求,結合主力產品再開發附屬產品搭配,保持它的溫度,比較吸引有不同客源走進,因在馬祖單靠單一消費族群,會做的很辛苦。
 非傳統口味的餐飲,我們建議朝複合式經營方向思考主力產品之外,在冬夏交替期間,是否有可搭配的飲品、點心,創造附加價值,也讓食材可不斷推陳出新,不因生意下降,東西儲存久,口感及口味也變差,造成惡性循環。
 新店新氣象,馬祖開新店,特別讓人喜悅,鄉親也都給予祝福,我們更期待業者看見馬祖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