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11月9日一起看屬於馬祖人的合唱劇吧

  • 2013-11-08
 由文化部指導、縣府文化局主辦,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承辦的「馬祖心情記事」合唱劇將於11月9日晚間7時30分於南竿介壽堂開演,屆時馬祖雅韻合唱團、馬祖兒童合唱團及台北愛樂劇工廠的知名演員舞思愛、于浩威、郭姿君、李泳杰及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等均將通力合作,呈現旅馬人奔赴異鄉,及馬祖鄉親返鄉的情緒與經歷。
 而這次演出的曲目可說是膾炙人口,包括軍管時期的「歡迎你到馬祖來」、以及齊豫所演唱成名的「橄欖樹」、形容馬祖女子神韻的「馬祖姑娘」、充滿戰地氣息的「九條好漢在一班」、「夜襲」、譜寫思鄉心情的「心海風燈」,與細說友情樣貌的「偶然組曲」,另外還有「馬祖酒歌」、「藍色的香格里拉」、以及「馬祖的心跳聲」,此外新編的馬祖歌曲「藍眼淚」與兒童演唱的「冬節歌」等也將浮上檯面。
 為了這次演出,一群平均年齡約四十至五、六十歲,平時多要上班的馬祖鄉親們,運用公餘時間,投入排練,期間經歷了許多挫折,無論是歌詞、唱腔、走位、表情以及整體的演練態度,都經過專業老師的指導,付出血淚磨練,期間團員們也互相打氣。而馬祖兒童合唱團更是在家長與老師們的支持下,排練美聲,令鄉親可以期待他們的純淨無瑕歌聲。
 而馬祖,雖然在文化部與縣府文化局及諸多藝文團體、社區發展協會等支持下,形成了某種程度的藝文風氣,卻仍需要鄉親們的更多支持,部分鄉親仍會有一種觀念;就是「藝術是有錢有閒的人的玩意兒」,其實,藝術作為美的表達,作為情感的抒發,就在我們四周,我們也可以藝術的創作者,簡單的一首民歌、鄉土味的一曲鼓板,不僅表達了我們馬祖人的心情,更表現了原鄉的韻味。
 我們毋須妄自菲薄,以為親近藝術與我們無關,雖然許多鄉親在參與排練上都有下班時間以及照顧家庭等限制,但仍可以用走進劇場、走進介壽堂,來表達對藝術的支持,平常自己也可以透過哼哼歌、聽聽曲子、欣賞美妙與通俗的作品,來抒發情緒,感受作者與自己的共鳴,11月9日晚間7時30分,讓我們南竿介壽堂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