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唱出馬祖的故事

  • 2013-11-12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沒有音樂,生命將是一種錯誤」。如果馬祖的文化積累沒有音樂,那將是一個不完整的土地故事,少了感情與生命力。
 首齣以馬祖為主題的「馬祖心情記事」合唱劇9日晚間在南竿介壽堂正式登台演出,這場眾所期待的合唱劇,吸引滿場的鄉親前來欣賞,獲得熱烈的迴響與高度評價。在「馬祖心情記事」的故事裡,一條夜船上,有長期往返兩地的馬祖鄉親、前往馬祖的台灣姑娘、趕著回家探病的遊子、等待收隊的阿兵哥,這些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人物與場景,「馬祖心情記事」是許許多多馬祖庶民生命瞬間的集合。
 「馬祖心情記事」合唱劇能夠獲得巨大成功,首先是故事以馬祖為主題,以馬祖做為合唱劇的故事軸線,以不同年代中對馬祖有重要意義的歌曲,串起屬於馬祖人的記憶,讓鄉親在看劇聽歌時,彷彿自己的故事就投射在台上,鄉親是在看自己的故事、聽自己的歌。「馬祖心情記事」是一個親近馬祖土地的合唱劇,觸發了許多鄉親感情的共鳴與記憶的共振。
 其次更重要的是,這次演出人員大部分都是馬祖鄉親,馬祖雅韻合唱團、馬祖兒童合唱團與王建華校長等演出者,為了此次演出,犧牲許多休假與睡眠時間,在眾人的合作之下,終於讓馬祖首齣合唱劇順利誕生。馬祖人演出馬祖的故事,讓藝術並非是遙遠距離的欣賞,而是成為一種自我的詮釋,以自己的方式唱出自己的感情,說出自己的故事,而這樣素人演出方式,少了技巧與匠氣,卻多了真誠與情感,感動不少有共同記憶的人。這一夜,台上這群馬祖素人,唱出了自己生命的歌,更寫下馬祖音樂發展史的重要篇章。
 另外這次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與專業表演工作者當然功不可沒,在台灣專業團隊引領下,讓馬祖素人鄉親勇敢站在台上,以音樂與戲劇的藝術形式,清楚自然地表達了屬於在地的深層情感,在「馬祖心情記事」中演出自己生命的故事。「馬祖心情記事」是一次專業表演工作者與馬祖在地住民成功結合的演出,未來值得繼續以此模式創造更多馬祖的藝術表演。
 「馬祖心情記事」唱出馬祖的故事,唱出你我在這塊土地的悲歡喜樂,馬祖的文化不能缺少音樂,期待在「馬祖心情記事」的成功演出之後,馬祖能夠有更多的音樂人投入創作,讓馬祖有更多的原創音樂、在地故事,用音樂紀錄馬祖每一個世代的不同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