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論/馬祖擁有「連體嬰」身分的獨特利基 

  • 2013-11-13
 馬祖列島劃歸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與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連江縣,可謂是「連體嬰」的分割。
 這是肇因於國共內戰,在民國38年,硬生生地將福建省連江縣切割成共產主義的連江縣與三民主義的連江縣,猶如二、三十年前台灣有個連體嬰分割成忠仁、忠義兩兄弟一樣。
 先前馬祖列島的連江縣,擔負著保衛台灣實施三民主義的堡壘,如同扮演台灣人民「保全」之角色。但是,它自己卻實施戰地政務,高度的軍事管制,並沒有即時嚐到民治、民有及民享的民主果實。
 當時馬祖的建設,是到處挖坑道、築工事,又因著眼於防守及備戰需要而強佔民地。老百姓也不得閒,編成民防自衛隊,三不五時的訓練、且作息皆受限制,晚上宵禁,宛如死島。兩岸相隔近咫尺,但與大陸親友或妻小之天倫如天涯般遙遠。
 那個年代的馬祖長輩,確實是過著「悲劇的人生」,這可從軍方迄方仍霸佔民地,而不願還地於民,即為見證。
 但是,在38年前後出生的我們這一代,能有機會築夢和圓夢,並過著自由、民主及法治的生活,養兒育女及事奉尊親,享天倫之喜樂。
 其實,馬祖可說是台灣的「養子」,大陸的「棄嬰」,其身分曖昧,與台灣的恩情和大陸的親情如同葛藤,關係交錯難割捨。
 馬祖與中國大陸關係是均屬連江縣,不僅僅是同胞、又是孿生,更是「連體嬰的兄弟」關係,其親密度遠勝於澳門、金門,澎湖,或新加坡。
 眾所周知,連體嬰的心電感應必然遠超過同胞及孿生兄弟,因此大陸對馬祖的發展亦必然關切,或許感性重於理性,又或親情重於感情,因此檯面上下不一樣而另有一 面,將另類處理。有問題就是沒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馬祖自己想不想自立,還是仍想當個丐幫的自了漢,當知自助、人助、天助順序之諦理。
 過往馬祖是身負保全台灣重責大任,居民往返台灣,不被視為偷渡客;而且每年可理直氣壯地伸手,向台灣要求新台幣數十億元的財政支援。
 如今,台灣已不再需要馬祖擔任保全任務,且其自身財政拮据也已捉襟見肘,終將「心有餘而力不足」,屆時馬祖將如何自處?何況,對岸連江縣的「連體嬰兄長」,今非昔比,馬祖又將如何面對?
 現今的馬祖猶如汪洋中的一艘小孤舟,是希望滿載漁貨地航向生父與養父的港口?還是自己懶於捕魚,重操丐幫式的伸手乞討?或無人聞問地沉寂在大海中?
 說真的,千萬不要老想別人能為馬祖做些什麼?要想自己能為自己做些什麼?更想馬祖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這樣才是馬祖存在的價值。
 我們這一代五、六十歲的人,見聞父兄輩的悲劇人生,也親嚐奮鬥的喜樂果實,因此有責任和義務在垂暮之年,努力不懈地為馬祖家鄉敲打那晨鐘與暮鼓,期盼將馬祖的鐘鼓之聲,讓世人或後代子孫仍能有機會聽聞。
 馬祖鄉親們,別忘了馬祖與大陸所存在「連體嬰」的身分,這是無庸置疑,也是無可迴避的事實。當然,這將是發展馬祖的獨特「利基」,也只有馬祖握有這個無形的兩岸競爭力優勢。馬祖一定要善加運用這優勢,以便在大陸邁向經濟大國之際,自立自強與其俱進,俗語「有志者事竟成」。(讀者來論屬個人意見論述,不代表本社言論、立場)。
 文:紀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