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馬祖風景很美 風氣要更美

  • 2013-11-18
 回顧半世紀前,馬祖走過窮困年代,那時是窮馬祖;如今,半世紀之後,外人都說馬祖美,不過,我們關起門來說,人心還不夠美,心情也變得不美麗;地方越小,酸話越多,會讓熱情的心冷卻。我們深深感受社會風氣變了,總是少了一分讚美、寬容、期許,大家變得不可愛了。
 最近,地方討論空間多了一個名詞叫「酸民」,沒有壞心,只是看到人家好,都要酸人家兩句。舉例而言,看事情,大家都太陷入主觀意志;其實,隔行如隔山,你不在其間,就像外面看裡面,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以公部門來說,事務推動不是你想像容易,有理想,也要有歷練,並非你的理想都能實現,不是誰派這個,誰做那個;行政部門除有一定法令規章,領導特質、跨域協調、帶人等都是學問,也不是一年、兩年就學得來。
 大家生活在一個島上,熱心參與地方活動是很好的事,只要在公餘閒暇,走入民間活動,應該給予掌聲,如果反而卻得到酸言酸語,這樣只會潑人家冷水,對地方沒有好處。
 前面提到,我們深深感受社會風氣變了,總是少了一分讚美、寬容、期許,大家變得不可愛了。風氣就是整體或局部在一個階段內所呈現的習尚、風貌,為一定社會中的行為模式、道德觀念的總和,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構成馬祖的社會風氣。
 從地方大大小小事情,大家都不免流於心情,甚或情緒起伏,還是走不出島民性格的框框,非地方之福,我們不希望這種氛圍一直圍繞在島上。不容諱言,由個人事情到公共事務,令人憂心的現象是,都以個人好惡為出發,評斷事務也欠缺理性,更無具體之論述;同時,參雜喜惡作似是而非的評論、散播,對地方都是傷害。
 大家理性看問題、樂觀看人事;愛去酸別人,其實自己並不快樂。再者,如果不是生活在馬祖,一海相隔,有時感受不到近距離的氛圍,單一事件表象式報導或敘述,就做過多評論,並不得到好評。
 大家多餘時間減少做些是非談論,去安排自己生活,把每一天都當成特別日子,讓自己活得快樂、活得自在,而不是處處去製造話題。馬祖風景很美,風氣也要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