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德
一、博弈產業與觀光產業相互關係
現代化的博弈已被授予吸引觀光客的任務和賦予發展經濟的使命。因此,大都以觀光休閒為主軸,將博弈包裝成度假村式觀光產業中的一種娛樂項目。亦即觀光業為了誘發及滿足不同客群之消費需求,設置有度假飯店、購物中心、綜藝育樂場、會議展覽中心、以及只佔總面積5%賭場。
換言之,觀光博弈不是單純的賭博,應視為促進觀光之旅遊、購物消費、以及展覽及會議的「平台」。因此,博弈可說是能創造觀光有效需求之利器,遂稱之「觀光博弈」。
事實上,博弈只是一種工具和過程中的手段而已,發展觀光才算是最終的目的,尤其對原本欠缺文化遺產或天然景觀的地區,須以「人為」建構觀光設施,博弈就成了招攬觀光客的套裝生財要素之一。所以,博弈是觀光的生產要素,亦即是發展觀光產業的藥引,僅具輔助性功能。但是,從實證的效益評估,它雖為發展觀光產業關鍵性的工具,因其本身的附加價值極大,也成為觀光的一項最重要的附產品,目前儼然已成為世界各地爭相發展的熱門產業。
各國政府皆欲透過發展旅遊業,帶動經濟增長,但要吸引遊客,需要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元素,即增加玩樂元素。建立附設賭場的綜合度假村,吸引商務旅客之餘,亦可成為適合一家大小老少的旅遊場所,賺取大量外國旅客的錢,因此觀光博弈業非但能促成經濟多元化,更能打造多彩多姿的生活。
二、博弈產業對社會風氣之影響
現代化觀光博弈是由政府制定具有「負責任博弈」意涵的相關法令,以業者採取企業化的營運和管理模式,因而迥異於令人詬病的地下賭場,可稱之「陽光博弈」。
賭博通常是指以金錢爭輸贏求勝負的遊戲,俗稱「賭錢」,其在禁賭的國家,普遍存在著地下賭場,暗藏著不勝枚舉的陰暗面如詐賭情事,及病態賭徒等社會問題。它如同黑道、娼妓等,不論在古代與現代,落後與文明地區都已司空見慣地存在著。
賭博究其根源在於「人」,而非賭博本身有好壞與對錯。若有合乎人性的法令規範或教育宣導,人的行為就會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便是當時的「道德」標準,又如同隨順風向行走,自然就是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
實際上,道德標準是與時俱進而非墨守成規,古代的許多道德禁忌在現代都已被打破了;往昔所謂的善良習俗隨西風吹進,觀念起了很大變化,也悄然而逝。現代人,若仍固守舊思維,那麼現代化的生活將寸步難行,也很難圓融於地球村。
各國政府為發展觀光而開放賭場合法化,因而積極推行「負責任博弈」觀念;(1)建立嚴格監控的管制體系及訂定相關法令,即是讓賭博的社會成本最小化。
(2)賭場營運者也是經由政府篩選體質健全的大企業集團參與經營,使賭博管理朝向有效的光明面運作,更能降低賭博負面問題。
(3)博弈者在參與賭博時,是在一個適度監管的環境下,能以自我評量和約束之負責任態度進行,把賭博危害減至可承受的程度。
(4)博弈者親友亦可依照法令,能發揮賭博協防的功用,不使本人、家人或親友構成威脅。
(5)設置專責預防及治療問題賭博機構,並與社會專業公益團體緊密合作,適時對賭博者予以指導及協助,使其邁向健康的博弈娛樂,或轉為參與具有「生命價值」之人生活動。
綜觀行政院函請立法院審議「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陳雪生等立法委員擬具「離島地區博弈事業管理法草案」,以及蔡正元等立法委員擬具「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三者內容,均對觀光博弈採高度管制,以確保政府有效監督賭場運作。諸如賭權由政府主導,賭場的內部控制度包括員工的資格和操守,以及閉路電視使用和維修等也需要通過政府審查,以加強預防及打擊跟賭有關的犯罪活動。
三、亞洲各國發展博弈產業對國內的啟示
觀光博弈已成為世界各國及地區競相爭設的熱門產業,進入該產業門檻困難度低,只要政府許可,一棟有規模的商業大樓即可開設,故其屬完全競爭市場。
全球一百九十七個國家中,有高達一百四十個國家或地區開放賭博合法化,共有約3140個賭場,尤其先進國家的歐洲與北美洲地區,設有賭場的比例最高,而亞洲各國迎頭趕上,目前約有65個賭場。
在整個亞洲區域,賭場已經合法的國家及地區計有澳門、馬來西亞、南韓、澳洲、越南、菲律賓、緬甸、柬埔寨、泰國、寮國及新加坡,即使日本也醞釀博弈產業合法化。
玆舉新加坡博弈產業為例,李顯龍總理在2005年4月,為挽救日漸流失的觀光客,以改善經濟情況及降低失業率,宣佈解除賭博禁令,開放觀光博弈市場,釋出兩張博弈執照。其分別由金沙集團於濱海灣區成立以商務旅客為主的綜合度假村,和由雲頂集團於聖淘沙島成立以家庭休閒為主的綜合度假村。2011年新加坡的博弈營收約達新台幣1920億元。
再舉澳門博弈產業為例,在1961年葡萄牙政府時代,將賭場合法化,由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獨家經營。迨特區政府成立後,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開放博弈成為具有競爭力產業。
澳門政府於2002年將博彩經營權牌照發給三家公司,由此三家各自再將牌照轉批予三家,即三個博弈牌照被「分拆」為六個經營商,各經營商又可分設賭場,共約35家賭場。2011年澳門的博弈收入高達新台幣9853億元,居世界第一。
以博弈為輔的觀光休閒產業,能為亞洲地區帶來大量的觀光收入,提供大量的相關就業機會,並且帶動周邊相關產業,有助經濟成長及可觀的稅收。2011年整個亞洲區域的博弈營收總計高達約新台幣1兆4750億元,其整體觀光產業的收益更具數倍加乘效果。
世界各國已驗證觀光博弈在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因此對博弈產業多持較為開放態度。
台灣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一環,應與其同步邁進,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觀光博弈既然被世界各國認可會帶來巨大利益,自應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選項之一,若仍固守傳統的單一出口經貿,國內經濟將會窒息而衰竭,不可不慎。
四、國內發展博弈產業必須考量之因素
台灣教育水準高,模仿能力極強,要複製觀光博弈產業是件很容易的事,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道德勇氣」。台灣因深受中國傳統道德思維之束縛,對賭博行為深惡痛絕,所以將觀光博弈與賭博同等看待,視如洪水猛獸般的抗拒與閃躲,不願跟著時代產業的巨輪往前進。
雖然觀光博弈內有賭博的元素存在,易造成問題賭博與病態賭博所衍生之社會成本。但是觀光博弈所產生爆發性的經濟效益遠大於社會成本,且在以綜合渡假村經營模式規範下,是可被有效控制的。
世上任何行業都必須承受機會成本,即「得此失彼」的代價,即便是修行高僧欲究竟成佛,亦必須先離群索居,隱姓埋名,得涅槃寂靜後,還必須再入世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才能究竟涅槃,圓滿成佛,其所付出的代價套句俗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觀光博弈產業亦復如是,何必執著於道德層面,應當學習「應事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態度,來發展國內博弈產業,才能水到渠成。
其實,觀光博弈產業的推展,原本即為突破較為荒涼且較無經濟效益地區之困境,因此政府允許離島地區得設觀光賭場,而馬祖地區是第一個依法取得開設觀光賭場的離島。
事實上,馬祖地區可先行、先試觀光博弈,打造成台灣海峽渡假村,分享與兩岸的同胞。馬祖離島先行試辦除對馬祖本身交通改善及繁榮有所貢獻外,對台灣本島未來發展博弈,更具有如注射疫苗似防患未然之功能。
懇請立委諸公速審通過博弈專法,俾利馬祖早日實踐為台灣海峽渡假島之願景,並願為台灣本島發展觀光博弈的試金石和馬前卒,如此達成雙贏則是台灣經濟之幸,國家之福。(讀者來論屬個人意見論述,不代表本社言論、立場)。
讀者來論/現代化博弈是套裝觀光的一項「工具」而已
-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