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後吹起的北風,使得萬物乾澀,讓星火燎原有了揮發助力。日前台北市三級古蹟萬華青山宮,疑似電線走火,造成青山王分身神像衣服遭燒毀;縣立醫於10月底也發生配電室風扇燒燬意外,引發鄉親對公安問題的關切,議員也特別提出質詢,使得我們不得不正視公共設施建築物的消防治理課題,降低環境風險。
屬於甲類列管場所的縣立醫院,每半年均執行安檢,最近一次的查察為6月18日,結果屬合格;再就今年度截至十月底,連江縣消防設備檢查的243件數中,被列為複查不合格、違規被舉發、或是開處罰鍰的個案數均為零,績優名列全國之冠,但仍發生祝融侵襲憾事,可見消防公安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疏忽大意,並且消防公安的管理,不只是硬體消防配備的設置、或是例行性檢查,更必須培植軟體面向的防災管理人文意識,融入日常生活。
消防設施的安置,是最基礎也是不可馬虎的底限,一旦疏漏,將使防護網絡宣告失敗。藉由這次的公安意外,公部門應確實依照消防法施行細則、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等規定,體檢縣內各公共場所或是設施,是否均依規定設置滅火器、手動警報設備、避難指標、緊急照明設備、或是緩降機具等;特別是觀光立縣島嶼的我們,對於像是旅館、餐飲店、視聽歌唱場所、寺廟與碼頭、觀光巴士與交通船等處,更需詳加勘視訪查,確保消防配備均存有並堪用,逃生動線暢通無礙,對於老舊或過期者應督促汰換或修正,讓觀光災害風險降到最低,使危險消弭於無形。
有效的消防工作不能單賴硬體工程,尚需灌注「自己財產,自己保護」的軟體思維。對於縣內符合消防法施行細則第13條規定的建築物,應積極遴聘防火管理人,責成研議消防防護計畫,成立自衛消防編組,每半年至少接受4小時的滅火、通報及避難訓練,於災難發生時導引鄉親避難逃生。縣府團隊亦要積極恪遵消防法第5條規範,不定期透過四鄉五島的各機關學校、民間團體來協助進行防火教育宣導與模擬演練的社會化工程,強化應變能力,使防火意識成為生活中的反射動作。
祝融造訪所造成的遺憾與損失,是鄉親所不樂見的。我們誠摯呼籲,縣內上下應積極做好防災準備,不應因發生機率微小而忽視重要性,否則,當「莫非定律」發酵時,將是再多淚水也換不回的悔恨。
社論/看見冬天裡的一把火:消防公安的正視
-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