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論/黔驢技窮下的觀光博弈

  • 2013-12-14

 文:紀布德 所謂「飢不食嗟來之食」,雖然很有骨氣,但下場是會餓死的。馬祖地區的連江縣政府每年「入不敷出」,百分之九十是伸手向台灣要錢,過著仰人鼻息的日子,已數十年之久,然而,在地的馬祖人還是很自傲啊!
 馬祖不要博弈,博弈也不一定要設在馬祖,但是,當窮途末路而別無選擇時,應不放棄任何最後機會,奮力一搏,不是嗎?畢竟「活」下來才有「希望」,「存在」才能從長計議,何況世事無常,豈有定數?又何必執著於道德與否的自我設限呢?
 全球197個國家中,有高達140個國家或地區開放賭博合法化,140個賭場,尤其先進國家的歐洲與北美洲地區,設有賭場的比例最高,而亞洲各國迎頭趕上,目前約有65個賭場。
 顯然地,觀光博弈已成為世界各國及地區競相爭設的熱門產業,難道咱們的馬祖有無與倫比的優越籌碼?即便原本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台灣本島經濟也一籌莫展,誠有「時不我予」之憾。
 諸位大德若能提出「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之妙計,馬祖當然可以不要觀光博弈。
 馬祖選出的立法委員陳雪生,於102年9月4日離島機票漲價的公聽會中似以詼諧口語說「金門酒廠收益可以幫助馬祖」;又於10月7日在立法院質詢交通部葉匡時部長時,又似曾同意葉部長的答覆「我承諾從桃園航空城博弈賺錢,撥出一些經費給馬祖蓋4C機場」;同時提及101年到馬祖觀光的大陸客僅有566人。陳委員曾任兩屆縣長,經驗豐富又練達,可謂對馬祖已殫精竭慮,但又能如何?
 觀光博弈雖有賭博的元素存在,易造成問題賭博與病態賭博所衍生之社會成本,但其經濟效益遠大於社會成本,且在現代化企業經營模式及政府規範下,是可被有效控制的。
 其實,經營任何行業都得有「機會成本」之概念,即「得此失彼」的代價,套句俗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觀光博弈產業亦復如是,何必執著於道德層面,應當學習「應事隨緣」的態度;尤其以民主的方式公投通過,即使不盡如人意,也得展現民主素養,同心協力,務使贊同者積極地興利、反對者善盡監督責任,一切大利馬祖。
 祈願「媽祖」庇佑在地馬祖人,能夠更有智慧審時度勢地掌握機先,成為自食其力而引以為傲的真正馬祖人。(讀者來論屬個人意見論述,不代表本社言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