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消費者買的安心 吃的放心

  • 2013-12-19
 近來民眾反映馬祖市售便宜黑鮸魚外傳是大陸養殖檢驗不合格放流的棄養魚,要求衛生單位要進行檢驗,有關馬祖食安問題再度引起各界重視。馬祖因地緣關係與大陸福建相臨,兩岸市售水產品同質性很高,不管是漁民在海上捕撈或輾轉由大陸引進,在馬祖市面販售的水產品,都應該接受更嚴格的衛生檢驗,讓民眾、觀光客都能吃的安心。
 地方衛生單位針對市售的水產品早有抽檢的機制,但此次大陸黑鮸魚事件有關單位反應的確是不如外界期望,究竟這批大量的黑鮸魚來自何方?是否如傳言含有禁藥?透過科學檢驗是最好的方法,畢竟台灣一連串食安問題讓鄉親真的怕了。地區市售的水產品之所以要加強檢驗,是因為馬祖與大陸福建、浙江兩省地緣太過接近;福建省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養殖省份,而浙江省的舟山群島是中國三大漁場之一,兩省所生產的海洋水產品除供應大陸本地之外,也有可能流向馬祖的市場,而馬祖海域的漁場其實與福建、浙江都有某種程度的重疊,大陸如果出問題,馬祖大概也逃不了。
 大陸地區養殖業十分發達,為了提高產量供應市場,養殖戶違反使用禁藥或使用過量的抗生素、生長激素等是時有所聞,而這類的食安問題引起各地民眾的重視,要讓消費者吃的安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檢驗工作,而且要提高檢驗的頻率,如實公布檢驗結果才是負責任的作法。日本在311大地震後引發的核能污染問題,而當地政府的作法是加強食品及水產品的輻射檢驗,用密集且快速的方式重新建立消費者的信心,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馬祖市售的海洋水產品有一部份來自中國大陸,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鑑於此,政府在不斷修正的三通辦法中也提供正常運銷的管道,除了希望小額貿易除罪化之外,更希望能經由適當的管理達到安全管制的目的,但到目前為止真正循正當管道申報入境的水產品數量十分有限,民眾的擔心與疑慮也正在此。我們建議衛生單位能更主動積極的介入馬祖水產品檢驗工作,如果產品有問題要馬上公布停止販售,如果沒問題也能做為行銷馬祖的話題。
 標榜水域無污染一直是我們的驕傲,無污染水域所生產的漁產品理應安全無虞,但與大陸海域過於接近讓這項保證可能打折扣,多年前颱風造成大陸福建漁塭破損,大量的養殖魚類經由海流游向馬祖海域,黑斑紅魚就是一例。特殊的地緣關係讓我們不得不用更高的標準來看待水產品安全問題,加強檢驗措施是現階段安定民心最有效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