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部門面對民意應迅速回應

  • 2013-12-20
 民主時代,其治理核心概念是以人民為主體,因此對於民意的各項反映,一個有行動能力、反省能力與修復能力的行政機關,必將能快速處理與回應,以解決民眾的問題,符合民眾的期待,獲得民眾的支持。
 對於目前的馬祖公共治理現況,我們看到不同機關單位對於民意有不同的反應態度與速度,有些局室重視而有快速反應,有些局室輕忽而慢半拍,對於不同單位的差異反應,縣府團隊應該要予以統一與控制,不能讓縣府服務出現不一致的落差,讓少數怠惰的局室拖累縣政整體績效。
 很多人誤以為極權、威權政府不重視民意,事實上大部分極權、威權政體為了政權統治的穩固,對於民意之趨向與變動極為重視,甚至還想要操控民意、製造民意。而以馬祖的戰地政務經驗來說,軍管政府就如同中國大陸、古巴、北韓等極權、威權政府一樣,對於民意也很慎重對待,當時只要民間有一點風吹草動,軍方的政戰、情治單位就會立即有所掌握與回應,並派人疏通解決,甚至還動員各種關係「曉以大義」軟硬兼施。但到民主時代,少數公務員卻對身旁「立即而明顯」的民意無動於衷,如同熱水燙死豬皮,完全沒有任何反應,並且這樣對民意毫不在乎的公務員有越來越多的現象,有時還回嗆民眾可以去投訴、提告。讓人覺得有時候對於民意的反應,過去的軍方處理速度還快過現在的公僕。
 過去軍管官僚對於民意不敢忽視,主要是因為長官重視,而長官對於民意的重視,是對於民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恐懼。到了現代民主法治時代,公務員地位受到保障,有些公務員對於民意不再感到恐懼與敬畏,對於抗議、投訴等民意反映,越來越無感。少數公務員甚至更死抱著依法行政的「尚方寶劍」,完全不管民眾的需要與感受,怠惰處理,能拖就拖,反正不做也不違法,一切符合「依法行政」。
 我們應要瞭解,有人民才有政府,失去人民支持的政府,不論是民主或威權政府都會處於崩潰的邊緣。對於民眾的痛苦與問題,公部門應該要用面對自己家人的態度來重視,在合法的前提下,盡全力來協助民眾解決問題,如此才能對得起這份公家薪水,以及自己的良心。
 為了鼓勵更多公務員迅速回應民意,建議縣府團隊應該要將各單位對於民意的反映與處理情形,列入管考評比,重視民意、迅速反應的單位或個人給予更多的實質鼓勵與升遷機會,這樣才能讓公務員勇於任事,讓組織團隊更多一些熱血的公務員,透過迅速對於民意的反映,提升縣民對於縣政整體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