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民眾返鄉圍爐、朋友拜年聚餐,免不了飲酒歡樂,酒多喝,酒駕件數自然就多。近年來,馬祖地區汽機車數量大增,加上社會愈來愈開放及馬祖人天性好客的原因,飲酒後開車的情事還是時有所聞。但是,喝酒開車不只是危及自己的生命、健康以及財產,也會對周邊無辜的人,尤其是用路人帶來危險。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嚴肅體認到酒後駕車是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即使在過年期間也要遵守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確保生命財產與安全,平平安安過新年。
在很多場合下,酒是一個很好助興的飲料,能使氣氛更為歡樂,但享受那歡樂之餘,必須要對自己負責,該想想酒喝下肚後,怎麼帶著這愉悅的感覺安全回到家中,而不是恍恍惚惚的駕駛一台殺人兇器在路上游走。所以酒駕這種害人又害己的行為,是大大不可為,哪怕是只喝一點點,都不可開啟車門,發動引擎,這一點點酒既然已下肚,只怕是酒精讓自己覺得一點點,而不是真的只有一點點,或許旁人看來確認為你已經酩酊大醉,因此預防之道就是絕對在喝酒之後嚴禁自己駕駛任何動力機械。
事實上,酒駕肇事的防治涉及社會、心理、教育、環境與執法等面向,遏止酒駕並非只是警察的專屬業務,更無法僅靠提高刑責、取締酒醉而竟其功;以路檢酒測龐大的警力配置,也僅能維持五分鐘熱度,警政單位勢必無法承擔長久的警力消耗。何況,許多人都有僥倖心理,僅靠提高刑責懲罰,並無法有效遏止酒駕發生。因此,酒駕取締只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最多只能嚇阻一時,不但事倍功半,也很難長治久安。遏止酒駕重點在事先防治,酒後不駕車不僅是從小必須教導的公民道德,也是成人必需發展的內在規範,相信只要全民的力挺與行動參與多管齊下的努力下,相信酒駕應可獲相當的遏止。
為了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著想,大家應養成在喝酒過後「叩應親友接送好放心」、「指定駕駛好安心(作伴飲酒時,其中一人不喝酒保持清醒,負責平安送達友人回家)」、「酒後不開車、改搭計程車」,確實做到「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讓自己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取締酒駕是每年春安工作的重點項目,維護社會治安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大家在春節期間餐敘宴飲時,不勸酒、不拚酒,又不酒駕,就是參與了春安工作,對社會安寧做了很大的貢獻。春節期間飲宴增加,喝酒難免,只要大家遵守「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就能確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社論/酒後不開車 平安過新年
- 201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