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是馬祖民俗盛事元宵盛會,但因為年假剛結束的代償心理,國人都想安心工作,加上近日低溫惡劣天候影響,讓地區的元宵節慶,可能無法有太多遊客願意來馬欣賞,主辦單位費盡心思準備的精彩藝文演出及扛乩文化,民間也有宣傳受限的聲音;我們認為,畢竟元宵期間受到過年休假的壓縮,觀光人數是否滿意不宜太過苛責,但此類大型活動的宣傳一定要趁早,以今年元宵節來論,縣府趕在過年之前就展開招募演出隊伍等準備工作,招收赴大陸參訪團員,都是正確方向,相關宣傳活動也要趁早展開,如此才能醞釀旅客來馬意願。
馬祖喊出觀光立縣,已非一年、兩年之事,但看在各界眼裡,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且部分與觀光有關的活動,從事前籌備到宣傳工作,往往都只有一個月甚至更短,實在很難讓旅客可以很即興的配合來馬一遊。過去多年各類所費不貲的大型活動正式舉辦時,觀光客常常裹足不前,也就不足為奇。
地區近年拚觀光平心來論是非常的努力,不論充實在地文化,或促銷地方特色及相關產品,以及越來越多元的藝術饗宴,搭配在地文化等活動,都希望能提升地方旅遊的內涵,為觀光競爭力加分,只可惜部分活動因為不足夠的行銷及宣傳,讓台灣遊客常常只能望DM卻步,因為拿到手上時,多半已經過期或錯過最精彩時分。
以今年的元宵節為例,雖然在對岸配合下拉起第二波的「萬人遊馬祖」,但是同時間內,從台灣來的旅客就真的是寥寥可數,部分民眾也有類似的感受,在本報「馬上處理」建議相關單位應提前公佈節目單。
其實,受到預算及行政程序影響,要叫僵硬的公家體系,來做瞬息萬變的觀光市場及行銷宣傳,確實有些力有未逮之處,首先是公務體系的假日不少,春節連假放完就已經是大年初六,與每天都已就戰鬥位置的觀光業當然無法相比擬,加上相關單位自身業務都已忙不過來,整體觀光成效的好壞,也非單一單位該要扛起全部責任。
這些年,縣府每年度確實辦了很多活動,大型活動更是從年頭到年尾沒間斷,以更多元的活動來充實觀光內涵,但如果缺乏宣傳與口碑,還是無法打響馬祖的旅遊招牌。活動走向多元與豐富是正確方向,但除了不斷思考及創新外,如何做好傳播行銷,更是能否掌握預期效益的關鍵,大家也該思考如何提振相關宣傳工作,真正面對行銷時代的競爭壓力,值得省思。
社論/元宵拚觀光 行銷加把勁
- 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