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威斯康辛度假公園的「高空彈弓機」,原本啟動後會將遊客彈出感受離心力的彈力繩,在外圍民眾屏息等待的一刻,繩索竟在還未開始運轉前原地直接斷裂,所幸無人造成傷亡;倘彈力繩是在啟動後的空中才發生問題,後果將難以想像,有網友因而直指根本就是電影《絕命終結站》的「好運版」。
幸運之神畢竟無法時時刻刻眷顧我們,許多遊憩設施公安問題也許幸運閃避得了一次意外,但事件的發生泰半來自於平時安檢工作未竟確實完善,貪圖簡便。根據美國數據統計,孩童在遊樂設施造成的傷害以「墜落」最多,其次是「繩子勒傷」。寒暑假期間正是學童休閒遊憩的時間,對於戶外許多的遊戲設施需求更是頻繁,舉凡像是沙坑、浪船、搖椅、翹翹板、溜滑梯、盪鞦韆等,都是孩童們假期間的良伴,使用頻率相對也高,倘安全防護檢修工作沒能隨之添增,產生意外的風險也會跟著攀升,肇發許多遺憾的哀愁。
仔細檢視,目前常見許多遊戲器材使用說明標示不夠清楚、設置安全設施不足、遊樂設施間距離不夠、未落實維護檢修工作等,在在的成為對孩童們的隱形殺手。有道是:「魔鬼藏在細節裡。」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安全小枝小節,若沒用心與細心的注意,很容易引發像是墜毀跌落、撞擊受傷、夾傷或絞傷、摔斷牙齒,乃至骨折脫臼等意外,輕則皮肉擦傷,重則影響終身。消基會曾指出,有案例是因政府對於遊憩場所管理不周,致幼童玩盪鞦韆時應聲摔落倒地,重創身軀而成為植物人。這些原本該是美好童年記憶的好鄰居,卻因為公部門疏於督導管理,瞬間成為揮之不去的魔鬼陰影,不僅傷痛小朋友,更刺痛家長們的心,破碎了一個家庭。
設置遊樂設施並非難事,只要完成採購與財產登記撥用程序即可,但問題卻是在設施設立後,如何有效管理與維護,讓遊憩場上充滿歡樂聲音。要降低遊憩設備風險,政府單位要多撥出些許時間與資源在這塊安全防範的軟性基礎設施上,從根紮起。像是主管機關要全面檢測所設立的兒童遊樂機具設備材質和鋪面材料有無合乎國家標準;測量遊具螺絲是否過長乃至鏽蝕,抑或設施四周、設施與設施間緩衝距離不足;查察是否於適當位置設立「告示牌」公告兒童遊樂設施使用須知,以及明確註明「使用年齡、人數、身高及載重量限制」;乃至於檢核新設立的遊樂器材是否依「各行業附設兒童遊樂設施安全管理規範」檢附廠商出具之合格保證書、投保含附設兒童遊樂設施之公共意外責任險證明文件等,確保安全無虞。
讓孩童快樂成長是我共同的目標與願望。我們除希望公部門積極正視這項遊樂設施公安問題,進行全面性的體檢,也呼籲家長們在孩童使用遊具時在旁觀看留意,並給予孩子們進行有效正確的使用觀念,讓遊樂設施能充滿親子與童年的美好回憶,陪伴他們長大。
社論/拒讓遊樂園成為絕命終結站的翻版
- 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