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欣見軍事據點活化利用之成功案例

  • 2015-07-29
 閒置營區之利用近年來成為各地方政府檢討閒置空間的重點所在,與馬祖剛簽訂合作交流備忘錄的桃園,也正積極協調全市十個閒置營區活化再利用,包括八德區北景雲營區與桃園憲兵隊等,將規劃做為國民運動中心、替代役男宿舍等;馬祖這兩年也積極展開廢棄營舍再利用的規劃,而甫試營運的刺鳥咖啡獨立書局是個讓人頗為期待的案例,因為它的成功將會帶動馬祖後續軍事據點活化利用的風潮,也將成為馬祖另一個令人矚目的觀光風景。
 因應國防部檢討不需要營區的釋出政策,各地縣市政府早已磨刀霍霍,如南投縣名間鄉公所選擇八十坪至一百坪左右的三座碉堡,在碉堡上打造大茶壺,呈現結合茶葉產業的「新烘爐、新茶壺」的蜜月區意象,由公所直接經營;苗栗市公所則將大坪頂部分舊營區,改建成「貓裏客家學苑」,同時安排客家社團,在這個夥房造型的學苑中,進行各項的展演與研習;花蓮還有一間知名度頗高的「住海邊」民宿,則是利用碉堡改建。
 馬祖這幾年配合國軍精實案的執行,駐軍正大幅銳減當中,當年隨處可見的軍事設施及營區碉堡等,有許多已經面臨荒廢閒置的情形,縣府幾年前也開始針對已完成撥用或即將釋出的51個廢棄營區進行討論,鼓勵相關單位踴躍認領或提出活化利用需求,但涉及未來管理及利用的權責,因此許多單位的意願並不是太高,這也是過去馬祖閒置營區再利用一直未見成效的重要原因。
 台灣其他縣市面對營區的再利用,多數將眼光放在土地的釋出,以作為其他的使用,像是桃園就希望可以利用八德營區的土地新建國民運動中心,但金、馬地區面對閒置營區的再利用立基點並不相同,因為軍事地景原本就是金馬重要的特色,金門縣立委就曾經全面阻擋金防部,暫緩拆除所有閒置營區,並希望縣府進行「金門地區既有軍事設施保存及再利用整體規劃」,將金門50年的戰地歷史,轉化為軍事觀光的資源。
 馬祖最重要的觀光資產就是曾經的歷史因素所造成的戰地地景風貌,但馬祖地區再利用的成功典範不多,興建新房舍四處可見,新穎空間可以提供觀光的需求,但亦應重新省思與利用舊有建築物,開放民間的利用,透過民間的活力,增加閒置營區的用途。馬祖許多海邊的軍事據點,當年因應防守的需求,都在前無遮蔽的絕佳位置,可以一覽前方海天一色風光,前文化局長利用南竿12據點再利用所開放的刺鳥咖啡獨立書店,募來的書籍替曾經肅穆的軍事重鎮抹上文化氣息,再加上咖啡香,獨有的景色形成馬祖的特有景觀。
 在過去,人們習慣以凍結式態來面對文化遺產,不少文化遺產在被凍結式保存後,雖然歷經修復,卻沒有真的生命,不過在二十世紀末,再利用的現象興起且廣為流行。冷戰結束後,馬祖軍事文化景觀面臨著一個新的方向,他們既是文化景觀又是觀光吸引點,擁有新的社會意義。在過去冷峻的軍事遺跡,在馬祖可以是藝文表演空間、藝廊、酒窖、展場、會議中心,更可以將坑道再利用為旅館、餐廳的可能性,馬祖正透過各種方式,發展它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