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旅遊業者統計指出,北竿地區今年團客到客量比起往年要少了二至三成,在來馬遊客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北竿減少的遊客可能分流至莒光及東引地區,這對北竿整體觀光發展而言是一大隱憂。雖然馬祖整體觀光仍受限於對外交通的瓶頸,但善用各島特色開發的景點或設施仍嫌不足是事實,尤其是北竿地區現階段幾乎光靠芹壁這個知名景點獨撐大局,未來新的景點開發仍有必要,特別應從北竿擁有的沙灘及生態優勢著手。
北竿是全縣第二大鄉,在觀光資源上除少部份與其它鄉島有所區隔外,大部份景點的同質性過高;以北海坑道為例,南竿北海坑道比北竿壯觀,東引坑道又比北竿有特色;在沿岸地質部份,東引的嶙峋海岸有目共睹,北竿與其相比可能遜色不少;在人工景點方面,南竿的媽祖巨神像世界獨一又頗具規模,民俗文物館也是全縣最大室內景點,而北竿的戰爭公園主題館雖具特色,但內容與空間均不足,就整體觀光資源而言,北竿的特色尚未發揮。
景點不足加上與政經中心南竿十分接近,長久以來北竿的留宿率不高是旅遊業者最感無奈的,因為住宿是整個旅遊環節中利潤最高的一塊,設法留住遊客必須靠更多的景點吸引力才行。以目前北竿地區團客帶點來看,可及的較具規模景點只有坂里、芹壁、橋仔、壁山觀景台、大澳山戰爭公園等五處,對多數帶團業者而言最大的困擾是沒有其它的景點可供消磨時間,更遑論要留宿北竿了。
觀光吸引力首重景點特色,北竿目前唯一可讓遊客非來不可的景點其實只有芹壁一處,但光靠芹壁一個點無法讓遊客增加停留時間,而芹壁多數又是自由行遊客選擇住宿的村莊,多數團客最多是入村走馬看花。基本上團客仍是來客總量的主力,今年北竿地區統計發現團客少了二至三成之多,一下子影響到諸多行業,雖然散客到客量不減反增,但總量來算是呈現退步局勢。要挽回局勢非得從塑造另類特色景點開始不可,而北竿異於其它鄉島的優勢除了芹壁之外,就是沙灘和生態了,而芹壁的知名度已經足夠,政府應在其它優勢上尋求突破。
北竿擁有全縣面積最大的沙灘、全縣鳥況最佳的燕鷗保護區和大坵野放台灣純種梅花鹿生態區等,這些優勢現階段並沒能發揮至極致,應從更完善的規劃與配套著手,讓優勢與觀光活動相結合,延伸北竿的旅遊動線,提升整體廣度及深度,塑造讓遊客非來不可的吸引力,自然能達到留客的目的,只有設法留住客人才有商機可言,民間業者更應與政府一同來集思廣益,找到北竿觀光發展的亮點才是永續生存之道。
社論/北竿景點不足 靠芹壁難撐大局
- 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