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二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緣於過去傳統社會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型態,父親這個角色,扮演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要供應者;更由於舊時代「嚴父慈母」的刻板印象,大部分的父親顯露於外的是剛毅、嚴肅、不苟言笑、不易親近的表像,管教子女時大都扮演「黑臉」的角色,與子女間似乎存在著一條無形的鴻溝,因此,父親的角色,似乎沒有母親那麼倍受讚美歌頌。事實上,家庭角色扮演固然不同,但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爸爸除了沒有經歷過懷胎10月的過程,其實付出的跟媽媽一樣多,為人子女者應好好利用爸爸節謝謝爸爸,也請爸爸好好歇歇,休息一下,全家人坐下來,分享彼此生命中難得珍貴的親子時光。
平心而論,現代的好爸爸並不好當。其實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天下沒有不愛子女的父親,父親的愛和母親一樣多。有人趣言,「現在教育費、生活費,民生物資什麼都漲;唯一不漲的,是爸爸的薪水。」好爸爸除了平時要注重孩子適情、適性的人格發展,更要體認到,想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讓孩子的未來比你強,只有更加倍努力工作,許孩子一個未來。爸爸或許不善於表達感情,也常常為了生計而忙,沒多花時間和孩子接觸,以至於子女不易察覺那種被關懷、被愛的感覺,但是相信絕大多數的父親內心,對子女是深藏著一股濃厚的愛。
而且,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婦女投入職場的比例增加,雙薪夫妻使家庭分工起了結構性的變化,父母的角色扮演亦趨向多元。時下有不少為人父者,樂於參與子女教養及分擔家事,父親的角色頓時有了明顯的變化,或許便因如此,現代的父親顯得更平易近人,更加的「家庭化」。每一位父親對子女表達愛意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做兒子,直到自己變成一個父親,才能體會那種心情。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同樣的偉大,不能有所偏頗,今天,父親節之所以能很快被社會大眾所重視,原因就在此。
但是也不能否認,在親子溝通及親密關係的培養上,多數男性還是難逃父權社會觀念的迷思。雙薪家庭已是現今社會家庭經濟的普遍結構,因此過去「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已不合時宜。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在孩子最需要依靠、關心的時刻,父親的現代角色應該是突破「嚴父」的形象,從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瑣事中,累積甜蜜的親子情感,同時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為人子女,對於父母的崇敬,應是朝朝暮暮,歲歲年年,親情無價,不是任何財物所能替代,要能多多感念父親終年辛勞,平日應善盡人倫孝道,才不失歡慶父親節的意義!
社論/慶祝父親節 貴在珍惜親子時光
- 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