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正視潮間帶水產資源的保育

  • 2015-08-07
 暑假是旅遊旺季,也是到海邊踏浪撿拾蠑螺、岩螺等生物的好時機。但是,濫採的情況似乎每年都會發生,許多還沒來得及長大的潮間帶生物,也成為餐桌上的一部分。馬祖擁有優良的海洋地理環境與豐富的漁業資源,但是長期過魚的結果,近年來也面臨枯竭,甚至連潮間帶生物也亦面臨傷害。
 對馬祖居民而言,海邊是生活空間中的一部分。潮間帶蘊藏著眾多的資源,長期以來,居民對潮間帶利用,是一項生計工作,亦是娛樂排遣時間的生活模式。但近年來,馬祖列島的海洋資源已大幅銳減,網目過小的圍網、過度的撿撈、大陸漁船非法的漁撈方式、漂流不散的垃圾、公共設施的建設、觀光事業帶來的影響等種種原因,都已嚴重衝擊馬祖列島海岸潮間帶生態。潮間帶繽紛多彩的生物資源,豐富了馬祖當地的美食文化,改善了當地的漁民生計,但是這些上天賜給我們的寶物,如果沒有對牠們的生存環境深切的加以瞭解,並訂定一套永續發展的繁衍與利用的計畫,便毫無節制的捕捉,終有一天,這些上天的珍寶也有耗盡的一天。
 馬祖列島四面環海,多岬灣、海蝕洞、礁岩,漁業資源甚為豐富,其中甚多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物種。不過近年來,沿近海漁業面臨濫捕、濫釣與污染的威脅,馬祖沿近海域的漁業資源,已經面臨嚴重衰竭地步。潮間帶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無止盡掠奪的錯誤觀念與行徑,讓海洋資源是加倍枯竭。一網打盡與網開一面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尤其馬祖觀光客越來越多,餐廳一家一家開,龜爪、岩螺、花蛤、蠑螺等潮間帶生物的需求量只會增不會減,這是一種令人擔憂的惡性循環,長居馬祖的民眾必須應深刻體認到只有關心海洋、愛護海洋,才能讓漁業資源永續利用,並持續享受海洋所帶來的恩澤。
 漁業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枯竭,主要來自過度的採捕,潮間帶是魚類攝食、成長與繁殖的重要場所,然而長期以來,人為無止盡的採捕與消耗海鮮,讓海洋資源面臨崩潰。如果政府只想到促進漁村經濟繁榮,鼓勵大家多吃魚,漁民、釣客只想到如何可以更快速有效地捕到更多的魚、釣到更多的魚,而消費者也只想吃廉價的高檔海鮮料理,卻未考慮到魚、貝類來源是否符合環保及永續,那麼或許再過個幾十年,馬祖的大海裡就可能什麼都沒有了。
 潮間帶生物繁衍與保育對於生態環境及馬祖的美食文化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此絕不能坐視環境污染、過度的開發潮間帶,以及毫無節制的濫捕,政府部門應訂定相關的法令,對於潮間帶枯竭、濫採濫捕的問題予以約束管制。在國外,有許多國家的漁業政策都有獵捕限制的相關規定,而他們的漁民、民眾都能確實的遵守規定,希望我們也能深切體認到資源永續利用的意義,確實的遵守相關規定,這樣馬祖的生態旅遊與美食文化,才能不斷地永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