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近年來拓展觀光客源從台客到陸客,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國際遊客,統計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外國籍遊客取道台灣來到馬祖,而馬祖觀光國際化也是地方政府及馬管處共同努力的重要政策。為迎接國際遊客到來,我們準備好了嗎?觀光從業人員的外語能力、景點民宿的外語標示說明等都是重點。在世界地球村的概念下,馬祖不再是偏遠而名不經傳的小島,官民切勿妄自菲薄,從根基做起打造友善旅遊環境,同時也為迎接國際遊客做最完善整備。
幾年前日本民間旅行社自發組成馬祖踩線團,這是馬祖觀光發展近二十年以來重要的里程碑,除了代表馬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外,對於邁向國際級景點的目標應有更多的期許與努力。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近十年來台遊客統計,在港澳、日韓、東南亞、美歐等國之中,來自日本的遊客數量連續10年拔得頭籌。而馬祖的國際遊客更加多元,歐美、日本、香港甚至是中東都有,這都拜網路科技所賜,馬祖蕞爾小島能因為無遠弗屆的網路讓世界看到馬祖,而吸引國際遊客的正是馬祖的戰地背景與奇特生態。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旅遊市場之中,馬祖要如何善用自身有利的條件發展長久的觀光事業,需要公私部門共同努力。觀光局過去努力推廣旅遊動線整備計畫,但近年來卻因為政府整體財政因素,觀光局轄下的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年度預算一年比一年少。缺乏經費要如何整備?在台灣即將邁向一年千萬旅遊人口成為觀光大國之際,觀光總收入已達五千億之時,國家預算的分配著實需要做進一步的思考與調整。而馬祖致力吸引國際遊客的目的不一定是在衝所謂的到客量,更重要的是營造友善旅遊環境的指標,唯有擠身國際級旅遊景點才能永久保住觀光飯碗。
現階段馬祖目標國際級旅遊景點尚有一大段距離,提升觀光從業人員外語能力就是一大挑戰,與外國遊客要能夠有最起碼的溝通能力。而培養在地具外語能力的從業人員則需從教育下手,各級學校應視強化外語能力為要務。在硬體設施部分政府應持續加強相對應的建設,馬管處去年開始從東引出發,將所有的導覽解說牌改頭換面,加註多國語言,而這項工作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擴及四鄉五島。
馬祖的知名度與日俱增,特別是在藍眼淚奇景被CNN評選為一生必遊景點之一後,馬祖的國際知名度可能持續升溫;讓馬祖走出去、世界走進來不能只是口號,從景點交通建設的本質到軟體配套的落實,都必須有更宏觀的視野與作為。馬祖與台灣一樣視觀光為重要且永續的產業,現在要做的不僅是觀光客倍增,更要加強全方位的整備工作,對內與對外工作要齊頭並進,以更多元化的角度出發進而達到吸引四方客的目標。
社論/為迎接國際遊客加強準備
- 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