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迎接兩性平權共治時代到來

  • 2016-05-20
 520的今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我們的國家將由蔡英文女士擔任舵手領航,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第一位女性總統,也是亞洲現任領袖中第四位女性,更是全球第19位女性國家領導人,在在的象徵女性時代的屆至,公共事務不再是男性的獨佔事業。
 放眼全球各地,由女性治國的例子不勝枚舉,且幾乎成為世界趨勢。舉凡世界第一位民選女總統冰島的芬博阿多蒂爾、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柴契爾夫人、被知名雜誌評比為最有權勢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突破女性不能當國家元首傳統束縛的南韓總統朴槿惠、歷經重重彈劾的巴西總統迪爾瑪·羅賽芙、乃至於有機會成為美國女性總統的希拉蕊等,宣告了女性參政獨當一面的時機成熟。世界各地的女性參與公共服務比例逐年攀升,除了鼓舞不少民眾,更深具示範作用,讓社會相信非男性也能有不錯與亮眼的表現。
 馬祖過往在公共領域多由男性主導,特別是在戰地政務時期,女性幾無發言置喙空間,但民主化以來,情勢改變相當迅速。像是上至縣府秘書長、局處室首長,乃至縣議員、鄉民代表、鄉長、村長、甚至衛生所的主任等,以至於是最近新任的大同之家主任池瑞萍,都能見到許多婦女同胞出任要職的身影。我們女性參政的比例遠甚於其他各縣市,為許多地方所效法,是難得與堪為嘉許的榮耀,證明馬祖在性別平等化的成績是相當亮眼的。
 除了在政務職或高層主管職務的拔擢,在各公私部門體系裡,也要適當的讓女性職員有升遷或歷練機會,以增進能力。像是在考績的評核上,盡可能一視同仁的客觀判斷,不能因為性別而有先天刻板印象,致使永遠淪為弱勢;又如職務分配的公允有效,避免只安排邊陲型或事務型職務,缺乏工作豐富化訓練的機會;再如培育訓練上要平等給予學習空間,讓女性也同樣擁有充權賦能的契機;甚至在職場環境的規劃安排上,也要努力營造合乎性別平等的空間,避免歧視感的衍生。各類性別平等的願景,不能只有單從外層表皮努力,應從外到裡都同時擁有這項尊重與認同感,讓資源有等同享用機會,澈底革除「玻璃天花板效應」,才能具體讓多元文化落實。
 讓不同性別能有等同機會參予公共事務,不僅是馬祖進步的原動力,更是貫徹友善島嶼的伊始。在民主多元文化的時代裡,我們期待男女性間都能互相尊重與看待,沒有任何職務是非有何種性別出任不可。從各成功案例來看,女性柔軟婉約的力量,正是與男性陽剛的互補,得以相得益彰;也許,假有他日,馬祖也會出現一位女性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