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老兵退伍20多年後再次回到當年駐守的北竿陣地,眼見營區荒廢多年、雜草叢生,這位退伍老兵竟跑到五金行買了一把鐮刀,花了兩天時間把營區操場的草割了一遍,不為別的,只為了重新找回當年的回憶。老兵是戰地文化中重要資產之一,他們見證了馬祖當年的歷史與現今的改變,確實在馬祖留下足跡與記憶,政府更應重視老兵重返馬祖相關政策。
馬祖實施軍管長達半世紀之久,數十年來在此服役的軍人早已超過百萬人之多,在觀光發展之際,老兵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政府也確實在推廣「老兵回防」等相關觀光政策,但不時仍傳出老兵在營區門前「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況。我們能體諒國軍自身還有著更重要的戰備任務,但在政策面,我們應該思考是否能有提供貼心的服務,讓老兵們完成重返駐地的心願。
目前金門縣觀光發展老兵也占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更別說每年數十億銷售業績的金門高粱,其關係更是與軍人密不可分,當年10萬大軍駐守金門,退伍後,島上的高粱酒自然而然成為返台伴手禮,一傳十,十傳百,金門高粱名聲透過軍人響遍全台。
金門縣政府推廣「老兵回防」有成,政府建立臉書粉絲團做為與老兵聯繫平台,透過臉書發佈相關資訊與提供諮詢服務,讓老兵了解充份的旅遊資訊,不時舉辦「老兵回防獎勵活動」,增加誘因,讓軍人與地區關係更加緊密,當年令人緊張近乎窒息的「金馬獎」,到如今轉化成為一生光榮印記。
退伍老兵們重返駐地意願是相當高的,這裡是他們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經歷生死邊緣之地,是一生永遠無法抹去的光榮歷練,許多老兵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重返駐地,再次看看自己當年親手打造、駐紮的營區,不少退伍老兵重新回到駐守的營區後,當年回憶一時湧上心頭,心中百感交集,不禁流下眼淚,這樣的景像一再上演,旁人看了也為之動容。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個故事,當年在他們的堅守之下,才保有金馬離島,是一部以血淚編織出的時代悲劇。隨著時間過去,馬祖褪去戰地的肅殺,轉以觀光發展重新昂首,在觀光起飛當下,老兵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類似「老兵回防」觀光政策,重要的是能確實幫助他們喚回當年的記憶,這樣成效遠大於提供旅遊補助,畢竟記憶是無價的,相關單位需要準備更充足的機制來加以落實。
社論/喚醒戰地記憶 檢視老兵回防觀光政策
-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