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日前發佈連江縣居民離島車輛運輸臺灣運費補貼辦法,並自106年1月1日施行,未來莒光以及北竿兩地的自用車輛往返台馬將獲得政府運費補貼;地區民代爭取多年的鄉親福利終於落實,預估這項補貼不會花政府太多預算,但卻突顯政府照顧離島的福利政策方向正在逐步落實。對地小島散的馬祖而言,均衡發展四鄉一直是執政者的重要方針,未來地方建設也好、福利政策也罷,有限的資源更要做合理的分配,在符合公義的期待下逐步拉近城鄉差距。
馬祖四鄉五島的地理特性讓地方建設與措施很難兼顧並進,此次推動的離島車輛運輸補助針對莒光以及北竿兩個臺馬輪無法靠泊的鄉島車主需求,由政府提供合理的民間貨輪運費差價補助,這也是拉近城鄉差距的具體作為。長久以來莒光以及北竿地區的民間車輛運輸全靠民間貨輪,一部自用小車單趟運費上萬元,比起南竿和東引地區,莒光和北竿的車主支出的運費要多出一倍以上,站在四鄉均衡的立場出發,民眾要求車輛運費補貼也是合乎情理。
根據統計,莒光和北竿地區每年往返台馬間的自用車數量不過十多趟次,以每趟次補貼5000元計算,地方政府未來在相關預算支出部分可能十分有限,但對離島居民而言卻有不同的意義,這項辦法是政府落實城鄉均衡的指標之一,也能讓民眾感受到政府照顧離島的政策不是只在喊口號階段。地區鄉島分散的特性讓很多建設以及政策在推動時必須考量均衡的立場,其中又以交通補貼政策為大宗,前陣子莒光地區針對研議調漲的交通船票價問題就引發各界討論關切,政府既要落實照顧偏鄉,也要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不得不在票價政策上做調整,基於永續經營的角度,相信只要在不衝擊在地鄉親的大前提下,票價調整案也有推動的必要性。
平心而論,早年在戰地政務以及地方自治初期,地方各項建設都以南竿為主,這種做法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南竿以外的離島在基礎建設以及民眾福利政策部分一直處於落後狀態,因此近年來政府試圖以更多的預算以及更周全的法案讓離島的發展跟上南竿本島的腳步,不管是交通政策還是地方建設,現在沒有一個主事者能夠忽視離島民眾的需求與感受。
離島車輛運輸補助辦法的推動是一項均衡發展重要的指標,除了讓車主實質受益外,福利政策的延伸更希望因此提升離島民眾生活便利性,讓生活在馬祖的民眾不管是在那一個鄉,幸福指數都是一樣的。期盼未來地方政府在推動任何政策與法案時能多從均衡角度出發,在有限的資源下儘可能合理的分配,能夠滿足多數人之外,也能讓弱勢及偏鄉得到應有的照顧。
社論/車輛運輸補助 離島車主福音
-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