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建設局為落實照顧農民政策,今年續推冬令三寶保價收購政策,同時為鼓勵 農民轉型在收購價格方面分出等級,其中A級的產品和C級產品價差近一倍之多,換句話說農民只要能生產出品質較高的A級品,同樣的栽種面積和花費的工時,收入卻可以倍增。馬祖地小島散,不管是在地農漁產業還是旅遊相關產業,都要設法走高單價路線,以高品質、高單價來換取總量上的不足。
地方整體資源有限,能夠發揮的只有在地特色,現在的農漁產業和觀光產業能夠生存也是依賴著特色而來,但多年來民間的相關產業一直走的是平價路線,民間一直在衝高量上面做文章,卻少有朝衝高單價運作。我們以冬令三寶為例,農民想盡辦法要多種,但種出來的產品可能是很普通或是根本連賣相都沒有,售價自然不高,農民辛苦的結果可能收入十分有限;同樣面積的農田若生產的農產品均是高品質的有機無毒作物,單價可能倍增,土地效益自然倍增。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地區很多特色民宿之中,很多業者在規劃民宿時都希望房間數越多越好,為了衝高房間數,不得不把房間的坪數縮小或忽略了公共空間的美化營造,自然降低了整體服務品質。若是反向思考把品質提升列為第一考量,然後經由高品質來提高售價,業者不但收入不會因為房間數較少而減縮,反而因為高品質建立口碑,為永續經營建立不倒的基礎。馬祖地小島散可開發的地方不多,海空交通運能又受限,與其設法增加房間數和提升住宿能量,不如回過頭來思考走高價路線,總收入也不會比較少。
馬祖在地消費人口不多,農漁產業的通路自然不在本島,要想產品打入外地市場沒有高品質是行不通的,所有的農漁產品只能以質取勝,而有機無毒正好符合馬祖農漁產業發展方向,政府部門應全力扶植相關產業,才能提高競爭力。政府每年的保價收購只是基本上照顧農民生計的立場,真正要讓產業做大做久,民間業者一定要改頭換面;任何產業都一樣,靠政府輔導或補助均非長久之計,設法提升競爭力才是生存王道。
馬祖的相關產業在發展到一個階段後,有些必須迫於現實需要做轉型思考,以農漁產業為例,人口老化就是一個大問題,傳統的作業人口減少,年輕人不願再投入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這時候就需要創新。傳統農漁業轉型為休閒農漁業或結合生技發展都是新的方向,觀光旅遊也是如此,當所有交通運量與服務能量接近極限時,提升品質是唯一可走之路,質量之間的取捨在馬祖現況資源之下尤其重要。
社論/特色產業要走高單價路線
-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