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構有美感的觀光島嶼

  • 2016-10-23
 生活之中,審美的標準因人而異,不一而足,但有了具體而微的價值觀做依歸,那些歷經歲月淘洗的形體之美,自能散發氣質之美,成為歲月的見證!馬祖推動觀光,發掘在地文化、提升生活美學、發展社區產業是深化觀光的重要內涵外,也是振興地方最根本有效的途徑。馬祖擁有的諸多特色是厚實馬祖文化底蘊的養分,如何善用自身的特色,為現有生活環境注入更多能量,提升生活美學素養,創造整體的美學經濟產值,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馬祖自推動觀光以來,在公私部門共同努力之下,綜合傳統建築、戰地文化等諸多特色的文化蘊含,的確也為地區開創一片精緻典雅的島嶼風貌,近來年,透過古蹟與歷史建築的呈現,讓地區人文指數節節升高,吸引許多目光。然而,馬祖小而美的島嶼風貌,儘管整體建設規劃有專家協助,但城鄉之間新舊雜陳,未來發展仍須關注美學元素,營造環境質感,自己懂得用美看待生活,呈現優質美感,自然也能吸引其他地方的人喜歡上馬祖。
 生活美學可以是個人感受,也是整體景物呈現,既是重視外在特色,更是強調精神內涵,我們期待談文化、聊建築、話史蹟,都和民眾的美感素養相呼應,從個人單一的生活美學素養,創造整體的美學經濟產值,相輔相成,讓在地人體驗到幸福生活,也讓外來賓客感受到美學質感。在追求美學經濟的時代,藉由美感生活與產業活動相結合,才能營造幸福與質感的雙贏價值。
 透過各個領域培養美感素養,整體社會的品質就會提升,美感教育成功,能激發鄉親參與藝文活動的熱情,提升觀賞水準;實踐生活美學,就不會有人任意砍折花木,弄髒環境,污染水域,製造噪音;人們談吐有禮,相互尊重,馬祖的整體魅力也就會跟著深化。美感教育端賴人人自覺,落實於生活中實踐;尤其政府及單位人員更需要提升美感素養的培養,以生態美、文化美與生活美的角度主導政策與公共建設,才能引領民眾追求生活美學。
 馬祖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資訊,將人文古蹟、在地小吃,還有馬祖特有的生活美學、場域,像是老房子再利用、戰地風景等,今後尚要借重城市美學的概念行銷馬祖,透過「策展」、「民眾參與」、「教育推廣」等機制,打造城市美學的具體呈現。隨著時間流失,歷史會被淹沒、流失,人文遺跡會不復見,這些人文底蘊再不被重視,談任何建設都是不會吸引人的。馬祖是慢活島嶼,必須靠人文底蘊來吸引觀光客,自己懂得用美看待生活,呈現最美的東西,觀光客自然而然也會喜歡上這個處處充滿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