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象徵除舊迎新,地方走過這1年,有收穫、也有期許;尤以未來面臨競爭力提升,是區域的新出路成本,馬祖願景要靠大家來勾勒、彩繪,才會畫出自己的一片天。在新的1年,地方面對客觀環境的轉換與不同以往的挑戰,值此迎新送舊的時刻,要更積極,激發更多創意,為自己的家園添注新活力、新動力,並更具競爭力。
回顧過去一年,從公共建設至藝文活動,不論是開發或延續都在啟動,有的需要過程,有的需要程序,有的更需要時間呈現,並非選舉語言或是企圖爭取認同訴求,以偏概全;以及以過去懷舊心情,鎖定自我記憶,平情而論,對地方進步及競爭力增加、住民實際需求,有點遙遠;固然,行政團隊須接受公意監督及輿論檢驗;不過,動機、出發點也必須公正、客觀,而不是單一、少數的言論就是主流價值。
對地方願景的期許,生活在島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地方政府在過去一年,著力於觀光旅遊的推動、開發及兩岸小三通突圍、開創,以及公共建設爭取、執行,都是經過奔波、穿梭的努力所獲致成效。
觀光島嶼、兩岸1日生活圈是大家共同的期許,地方政府年來也以此為縣政推動的主軸,以觀光旅遊的人氣,兩岸商圈的買氣,活絡民間經濟,並開創充份就業。從去年幾乎1月1店開張,跟過去入夜黯然蕭條,大家心情是如何比較。
配合觀光旅遊,地方著重於對外及島際海空交通的改善,如爭取南北竿跨海大橋、北竿機場改善評估、島際交通便捷的方案規劃,均在持續執行;落實小三通政策,除事務性協調解決,提供出入之便利外,並對兩地的經貿發展,如中轉平台、經濟商圈政策,都在不斷爭取、突破。
對地方施政成效的收穫,硬體建設如碼頭、海堤、橋梁、大學、道路、公園、景點、醫療、資訊、社福等,在過去1年都寫下滿頁的紀錄。軟體建設,如藝文活動、體育活動,在去年從年頭至年尾幾乎週週有節目、月月有華會,季季有活動,也是豐富的一年。
對地方困境破除,外在是競爭局勢,兩岸政策走向;內在是駐軍逐年減少,民間生計受到撞擊,這個撞擊,使長期生計的來源分散,但我們不能喪失自信,而要分散的是傳統框架及陳舊經營模式,同時要引進新認知、新的策略,增加競爭力,迎接世界訪客。
對地方轉折的出發,公部門也好,民間也罷,大家都要轉換心情、態度、做法,在新年伊始,共同洗滌觀念、思維,集結共識,再為自己家鄉容顏上妝,迎向新的天地、新的氣勢。
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應以謙卑、誠懇的心情,要感念一路走來付出努力的足跡之外,我們對於那些未盡完善,甚至有所偏失或缺憾的部分,也要深切反省、澈底檢討、力求精進,繼而衷心期盼新的一年,在大家的攜手努力之下,以穩健、務實的態度,抱持信心希望,一步一步實現理想,為馬祖開展新的氣象。
社論/新年新語 提升馬祖競爭力
- 201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