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做好準備迎接觀光旺季

  • 2018-03-03
 一年一度的年度盛會元宵節過後,3月開始已有台灣遊客開始探詢馬祖「藍眼淚」,不論在臉書、line群組都有民眾開始討論。「藍眼淚」無庸置疑現在成為馬祖的另一個代名詞,回顧去年推動「藍眼淚」旅遊經驗及過程,我們遊客人數再次創下新高,在擺暝祭之後,相關宣傳活動應該就要接著密集推出,為馬祖再創造新一波旅遊人潮。
 每年4月到10月馬祖是「藍眼淚」密集月,也是每年馬祖觀光人潮最多的時候,這幾年民間業者看到「藍眼淚」帶來的商機,各地不斷有新民宿擴建、北竿也有多家業者開始經營娛樂漁船等,都是衝著「藍眼淚」而來,國內媒體ETtoday旅遊雲精選今年必玩10大離島,馬祖北竿、東莒以特殊人文與「藍眼淚」景緻分別入選,凸顯「藍眼淚」對國人仍是極具吸引力的。
 打鐵趁熱,在熱鬧的擺暝文化祭尚未告一段落之際,相關單位就可以著手準備進行下一波宣傳工作,在「藍眼淚」的熱潮下,相關不能落後於民間與媒體,應積極進行「藍眼淚」觀光戰略部署,塑造馬祖獨特旅遊品牌,讓更多遊客認識體驗馬祖夜晚美麗。
 政府部門除了宣傳工作之外,一些有待改進的配套措施也應及早開始進行,其目的是希望來馬祖追淚的遊客都能高高興興的滿載而歸。地區近年來因為地方基礎建設的推動,各鄉島的路燈及巷燈數量實在是多的驚人,考量「藍眼淚」景觀與道路行車安全,政府部門應站在多元角度重新評估路燈的密度與照度,抑或實施「燈火管制」,讓遊客能目睹「藍眼淚」奇景。
 其次,在資訊流通上相關單位也有待加強的地方,如交通、資訊、即時淚況等完整的賞淚資訊,在第一時間透過官方訊息發布,讓遊客清楚明瞭狀況,而不會像無頭蒼蠅般四處摸索,以及賞淚地區安全措施等都可盡早進行規劃。
 馬祖的知名度與日俱增,特別是在「藍眼淚」奇景被CNN評選為一生必遊景點之一後,馬祖的國際知名度持續升溫。推銷觀光的目的是吸引消費人潮,不能讓遊客來了之後有受騙的感覺,讓大家都能輕鬆看到這個自然景觀,再透過口耳相傳讓這個「一生必看的自然景觀」成為奠定馬祖永續發展的有利條件之一,相關單位也要加快腳步,為今年觀光旺季做好萬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