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縣府文化處與台北愛樂共同合作舉辦在地導演的訓練課程,吸引多位鄉親前往參加,學習導演工作項目、人文素材釆集、劇本分析、編寫創作等戲劇專業,這次導演訓練課程除了引領鄉親認識導演工作,並為今年的馬祖心情記事4預做準備,培養產出更多的馬祖在地劇本與人才。
馬祖的專業戲劇編導藝術起步較晚,在馬祖專業演員比醫生還少,原因除了在地戲劇市場未達經濟規模外,鄉親對於現代戲劇認識不多以及缺乏接觸學習管道也是原因之一,這次在地導演的訓練課程,讓馬祖能有入門學習的機會,我們希望未來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縣民認識迷人的戲劇藝術,演出我們的馬祖故事。
相對於馬祖而言,台灣各縣市的戲劇資源相比之下還算是較多,台灣縣市政府常能舉辦各式有關戲劇的課程、甄選、比賽等活動,其他縣市對於戲劇藝術人才的培養,以及與公部門資源結合的經驗,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例如屏東縣政府曾舉辦「青少年戲劇工作坊」,透過企劃書提案甄選,錄取6團,除了獲得3萬元夢想基金,冠、亞軍還可得到夢想導師的協力指導,將小劇擴演。彰化兒少中心曾舉辦「青少年戲劇培力社團」,由專業戲劇老師指導青少年進行劇本編製、道具製作、戲劇分工及聲光設計等,並透過實際的戲劇演出向民眾宣導兒童權利公約。
除了戲劇人才的培養,我們也期望有一日馬祖將能成立「馬祖鼓板戲曲館」或「馬祖音樂戲劇中心」,成為馬祖戲劇典藏、展示、研究、表演的專業空間,例如宜蘭縣政府「台灣戲劇館」在1990年落成啟用,是台灣唯一的歌仔戲主題博物館,台灣戲劇館約4百餘坪空間,除了設有三間展覽室、放映室、研習室及典藏空間,並附設「台灣戲劇館歌仔戲傳習班」。台北市也有設立「客家音樂戲劇中心」,一樓為展示區,二樓為劇場,提供客家各式藝文活動、歌舞表演及戲劇演出。
另外,我們也希望未來馬祖心情記事能繼續演出下去,只要有劇演出,就能提供在地演員一個表演的機會,有利於馬祖戲劇人才的培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一段時間會甄選台灣戲劇館前場演員、後場樂師,演員、樂師除了演出年度創意大戲,並擔任傳統戲曲「歌仔戲」的文化教育尖兵,如在台灣戲劇館週末劇場、社區、校園、安養院所等進行演出。馬祖目前雖然無法像宜蘭縣政府一樣甄選專業演員,但是只要有定期的馬祖年度大戲,將能讓對戲劇有興趣的鄉親有登台表演的機會,讓戲劇藝術在馬祖紮根。
戲劇是在地文化展現的重要載體,期望透過持續的戲劇課程培力與演出,讓馬祖有更多的戲劇人才,讓馬祖的戲、馬祖的歌永遠傳唱。
社論/演我們的戲 唱我們的歌
- 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