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區域旅遊開發,在地資源及歷史故事最為珍貴,不要輕意捨棄現有天然或是歷史偶然造成,更不能以別的地方也有,而不足構成亮點,像藍眼淚、梅花鹿雖非馬祖專屬,但是這3年努力經營,已建立馬祖觀光特有品牌,當然未來還有進步發展空間。
以在地資源而言,天然的東西,有的要也要不來,帶也帶不走;縱然別的區域也有,甚至相同,但是地點不同,環境也不同。歷史故事來說,像馬祖酒廠60年以上歷史,就有他的故事性;國內外新的酒廠就算你做出再好的酒,只有幾年的歷史,你能說是千錘百鍊,窖藏幾十年;所以,在地的東西才是最值錢。
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運用在地資源,不管是天然或是歷史性,可操之在我,而不是下猛藥,引進外來或人造東西,一下子造成狂潮,就算是造成風潮,也是來的快,去得也快,你會的別人也會,甚至比你做得更大。
藍眼淚變成馬祖代名詞,也是這3年來大家一起努力推銷、營造出氣氛,這種海洋生態現象,在國內外媒體上也會看到,馬來西亞婆羅洲有出現,或是馬爾地夫也有,以及大陸香港,甚至台灣淡水魚塭偶有出現,問題是頻率很少,再來取得便利性不高,相對價值降低。馬祖看到藍眼淚頻率高,更厲害的是開放北海坑道搖櫓,白天也看得到,安全性又高,當然有優勢。海大教授蔣國平說,閩江帶給馬祖財富。他說,馬祖「藍眼淚」跟閩江水有關,閩江營養鹽增加。河海交界,資源多元豐富,馬祖「藍眼淚」夜光蟲在閩江4-6月雨水多,流到馬祖海水變淡,提供植物性浮游生物如藻類攝食環境。這種地理位置,別的區域拿不走的。
再說,大坵野放梅花鹿的價值,地方這3年全力推動梅花鹿生態旅遊,去年衝島人數達到2萬5千人次創歷年新高,除加強宣傳之外,並且南北竿排出固定航班,更推動橋仔-大坵人行橋,未來將是馬祖最有價值療癒之島。
大坵梅花鹿野放,又處在獨立小島,可親近性,又具療癒,未來勢必成為馬祖生態之旅的主角,同時是台灣最純種梅花鹿。這樣生態資源,經地方有利推動,以及擬定管理計畫,將來橋連結北竿,遊客便利性更高。生態資源與觀光相結合,發揮最大效益。
除了梅花鹿之外,大坵生態之旅更可以結合島上無敵海景,幽美安靜環境,附近燕鷗保護區成為一條帶狀的生態旅遊動線,運用這種「只看不取」生態資源,馬祖觀光要用這種在地資源方式來推,也得以生生不息。
社論/在地旅遊資源價值運用及開發
- 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