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響應「Earth Hour 地球1小時」 一起為地球發聲

  • 2018-03-20
 自2007年起,由世界自然基金會 ( WWF ) 於澳洲雪梨發起地球一小時 ( Earth Hour ) ,全世界的知名景點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會為地球關燈一個小時。藉由「關燈」行動,呼籲大眾正視氣候變遷議題,使大眾更關注地球正面對的問題,透過活動的使命,人類團結一致就能做出改變。截止2017年,全球已有超過187 個國家和地區、逾12000個著名地標共同響應,台北市地標101大樓也於每年響應盛事,今年期盼有更多的人加入,一起為地球發聲。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曾發佈一系列名為「Night Lights」的地球夜景照片,從外太空俯瞰,地球宛如一個被億萬燈火所點綴的發亮金球。但是,在許多人讚嘆這璀璨美景的時候,更多人忽略了美景背後所隱含的問題:人們,是否過度濫用了能源?
 為了供應用電需求,台灣人平均每年的碳排放量為10公噸,超過全球平均的兩倍,雖然近年來政府提倡「節能減碳」,但實際上真正落實的人仍極其有限。龐大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也造成氣候變遷,如果社會大眾都對此無動於衷,政府與企業又豈會願意正視這棘手的難題?
 「地球一小時」是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特定的時間熄燈一小時,來表明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愛惜它。她原本十分健康,但是由於人們不斷的濫伐樹木,以及對環境保護的不重視。加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工廠越來越多,工廠排出的廢氣,化學氣體也是越來越多,對地球的污染也是越來越危險,還有全球變暖的危機,促使南極冰川急劇消融等。我們要想出好辦法來應對,更要拿出實際行動來響應。
 地球一小時,就是一個讓你我實踐的機會。為了我們的地球,讓我們關燈一小時,去銘記我們的責任-愛護地球、保護環境。3月24日(星期六)晚上8點半到9點半,讓我們一起關燈一小時,為遏制全球變暖做出微薄的貢獻。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保護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盡的責任,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歷年來在許多名人的加持下,「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在臺灣已成為備受矚目的公益活動,更帶動廣大民眾與我們一起響應關燈。「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不只追求一個小時的節能減碳,而是希望大家能一起超越這一個小時,將為地球降溫這個理念實現到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60+」的主要訴求即在於此。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全世界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也要行動起來,為保護我們的家園盡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