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縣民更好之生活環境,縣府各單位及其他公務機關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於馬祖之公共工程建設。考量馬祖位處離島,許多建設的推動也必須付出較其他縣市政府更多之人力與心力研擬相關對策措施,方能達成維護本縣公共工程品質之目標。
如何提高生活環境品質留住人才,是政府重要的施政目標。而民眾對於工程品質的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提升,從最早注重基本功能的滿足,大家開始逐漸重視公共工程的使用性、方便性、舒適度,甚至於景觀與環保的要求,這些要求都涵蓋在廣義的工程品質範圍內。品質的好壞,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使用者,因此所有的公共建設均應澈底了解民眾的需求、傾聽民眾的聲音,以提供優良的品質。
「公共工程」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其工程品質之良窳也是人民最能切身感受政府施工品質,施政效率的指標。要落實品質的要求關鍵在於人,從實際執行的第一線,全面培養重視品質的習慣,不僅第一次就要做對,而且更要持續不斷的改善,培養人人注重品質的文化,讓品質成為我們生活中共同重視的價值。
公共工程的規模、經費或許有大有小,但每一件工程都是人民納稅的血汗錢,因此,每一件工程都必須嚴格要求,政府有責任,承商也有責任。我們也希望,每一件公共工程都能在政府、承商負責任的態度之下完成,如此才能對人民有所交代。因此,公共工程的推動,需要各方的整合協調與通力合作,並透過建立制度、人員訓練、輔導及積極查核等方式,才能確保公共工程品質。
現今地區正是大力建設、拚經濟的時候,面對繁複的公共建設工程,相信絕大多數的公務員、業者均能嚴守份際,以民眾福祉、公共利益為先。執行公共工程的人員是政府的公務員,在執行公共工程的過程中,容或有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影響工程的進行,但絕對不能是因為公務員人謀不臧的弊端。因此,由公共工程的推動,也可以顯示出公務員及政府的清廉程度及形象,同時亦是檢視公務人員是否戮力以赴的考核指標。
政府的形象,建立在日常的施政點滴上。尤其中、小型的「公共工程」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其工程品質之良窳也是人民最能切身感受政府施工品質,施政效率的指標。如果公共工程在整體計畫的規劃、設計、招標、施工、監造、驗收等各個階段,都能嚴加把關,提供更高品質的公共建設,如此人民才能享受更安全、精緻的優質生活。
社論/有好的公共建設 才能創造優質生活
-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