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縣市都有馬拉松,想得到及想不到的噱頭都有,馬祖是補上台灣縣市馬拉松的最後一個縣市,短短二、三年的時間,馬祖就展開一年三場次運動賽事的企圖心,要辦賽事真的不難,但要留下美好口碑卻很難,在社群行銷狂竄的年代,一場美好口碑的賽事,幾乎不需要宣傳,就可以在跑友之間口耳相傳;因此姑且不論馬祖到底一年要辦理幾場賽事才恰當,如何讓跑友留下馬祖馬拉松的美好口碑,方是現階段我們必須仔細檢視與努力的目標。
一邊運動、一邊觀光的馬拉松大賽絕對是這十年來最夯的運動,也是當今全球各大都會城市不可缺少的盛事,和其他知名的馬拉松盛會相較,離我們相對近的東京馬拉松,至今剛滿十年,為何一躍成為全球馬拉松跑者心目中一生必跑一次的賽事,這其中的關鍵頗值得深思與學習。
東京馬拉松在每年的二月下旬舉辦,但是卻在前一年的八月便開始接受報名,這一點有兩個部分可以參考,首先馬拉松賽事必須每年有其固定周期,讓所有跑者可以預先規劃,否則多如牛毛的賽事很容易撞期,當然也提供國內、外跑者提前安排交通食宿,特別在離島更需如此。
以徐重仁的觀察,東京馬之所以吸引人,主要在於規劃細膩,巧妙的融合運動與觀光,活動過程管理完善,而且型塑全民熱情支持的氛圍。從東京馬的路線來看,從東京都廳所在的新宿起跑,經過東京鐵塔、銀座、淺草雷門等路線,最後到台場的東京國際展示場為止,路線規劃完全依據觀光熱點,而且沒有台北馬拉松動輒被民眾抗議的衝突,日本民眾是以東京馬為榮的心態來歡迎所有跑者。
東京馬另一項備受稱讚的就是路線管制與各項防護措施,每次活動至少配備四千五百位警察維持秩序,人群中也安排了警察跑者,這一點與台北馬將EMT緊急救護員技術員納入跑者的意義相同,在人群中提供更綿密的保護網。沿線規劃二十八個區塊,分別舉辦音樂演奏、舞蹈、民俗技藝等各式表演活動,上千的廁所、每隔一百公尺的清潔人員駐點維持環境整潔。最令人驚奇的是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志工,在開始接受報名的同時,就開始進行志工招募,而所有民眾與商家從觀看賽事到參與其中,自發性成立加油團及提供食品補給為跑者加油打氣,都成為跑者難忘的記憶。
北竿硬地馬甫結束,民眾與跑者提出一些建議頗值得執行單位參考,諸如鄉親認為今年沒去年熱鬧、賽前氣氛營造不足、前置作業慢、終點站動線缺失及氛圍待加強、服裝品質未及去年等,想來也是大家對北竿賽事期待甚高,因為跑者對於賽道、沿路景致、戰地情境布置都給予高度滿意的評價。
馬祖各項賽事正在起步,在學習與模仿的階段過後,如何打造其他城市無法複製的特色與價值,是我們要深刻深思的重點,此次北竿馬邀請多家體育記者抵馬,從報導中可以看出,戰地情境最令人印象深刻,而此次未能有效凸顯馬祖特色飲食較為可惜,但每一次的賽事舉辦都必須是一場學習,而非如煙火般燃盡就消逝無蹤,台北世大運的一支成功宣傳影片,以主人家的心理熱情邀請大家來作客,相信這就是營造美好口碑最佳的目標。
社論/美好口碑的行銷
- 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