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爭取高速查緝艦艇常駐馬祖

  • 2018-04-14
 馬祖海域近幾年頻繁出現來自大陸的高速小型釣魚船,這種新型態的越界讓海巡執法更面臨巨大挑戰,海巡署日前派遣3艘高速快艇支援馬祖,這對於嚇阻大陸高速釣魚船產生一定的效果。面對大陸高速釣魚船的越界行為已成為常態,馬祖海巡現有的設備船艦將無法有效打擊此類非法情事,引進合適的船艦或許才能更有效的落實護漁政策。
 隨著大陸市場對鮮魚需求與日俱增,能夠在海裡捕到高價值的鮮魚就能顧一家溫飽,因此最近幾年馬祖海域才會出現所謂的高速釣魚船鋌而走險,目標是馬祖海域的石斑、鱸魚等高經濟魚類,這些船隻船速都超過30節以上,在馬祖除了軍方海龍的快艇能追的上外,其它船隻速度根本無法匹敵。大陸高速釣魚船佔速度上的優勢,對一般的海巡查緝船根本不予理會,直到最近海巡支援特勤船隻之後,情況終於有些轉變,這些大陸高速船不再肆無忌憚,表示特勤快艇的進駐仍有其實質功能。
 前陣子特勤快艇在北竿小坵附近查獲一艘沒人的大陸高速釣魚船,這則新聞還一度引來民眾不同聲音,有人甚至因此嘲諷海巡追不到只能等對方船壞掉,這種說法對海巡查緝單位不公平。以現有的特勤快艇船速並不見得可以追上大陸快船,但可透過追捕策略的運用讓大陸釣魚船也疲於奔命,增加作業成本入不敷出,進而知難而退。現階段特勤快艇的進駐或許無法根絕大陸高速釣魚船,但仍具某種程度上的嚇阻功能,因此未來爭取常設是有其必要的。
 海裡的魚越來越少,大陸越界漁船的型態也在跟著轉變,早年小型機動漁船越界船速度很慢,海巡要捉很容易,但現在碰到新型高速船不能束手無策;馬祖海巡的人員與裝備無法因應查緝大陸高速釣魚船的任務,傳統巡邏護漁已經證明效果不大,此時要檢討對策,與其每天花大把油錢在海上巡來繞去,不如改變做法引進適合馬祖海域的高速查緝船,提高出勤的機動性遠比守株待兔來的有效。因地制宜因時而變是未來海巡高層面對大陸新型態越界必需要有的考量,大陸越界漁船的型態在轉變,每年霧季的炸魚、春夏季的登礁採蚵等行為,要執行查緝任務船大沒有用,反而是機動性高的小船才能派上用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希望海巡拿出績效,也要支持向中央爭取合適的執法船隻進駐,甚至是引進先進的無人機加入查緝工作,讓海上查緝更有效率。馬祖海洋有限的資源禁不起來自四面八方的掠奪,守住海洋就等於守住生計,馬祖海巡任重而道遠,社會各界應給予支持與策勵,也期待海巡高層務實的把馬祖海防提升為國安層級,充實裝備與人力來落實護漁守土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