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國民經濟所得提高及週休二日制度的建立影響,國人觀光旅遊之趨勢及生活的習慣逐漸受到改變,休閒遊憩觀光已成為日常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馬祖已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像是自然風景、人文歷史、傳統美食等去吸引國內外旅客來馬祖旅遊,但是相對的配套仍顯不足;如何有效的吸引更多遊客,是現階段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現階段馬祖旅遊市場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主要是旅遊旺季與淡季遊客人次比率懸殊,例如旺季住房率可達8、9成,甚至無法訂到房間,但是一到秋冬淡季,卻門可羅雀,形成經營瓶頸。此外,國際觀光客源不足,無法填補離峰;近年來的來馬觀光客雖有明顯的成長,但在國際觀光宣傳及拓展客源市場方面尚未有見到具體成效,因此,加強國際化,期能吸引國際觀光客來馬觀光實為當務之急。
馬祖列島的觀光資源各有特色,如果肯用心規劃,未嘗不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到馬祖。當然必須以地方特色為主,不能千篇一律賣著類似的東西。如果沒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誘因,只是一次性旅遊而已,遊客不會再來。觀光產業的面向很廣,不只是景點和路線的規劃,要讓觀光客流連忘返更需要有文化內涵,日本京都的寺廟讓人一去想再去,就是因為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春季的櫻花和秋季的楓紅,簡直是絕配。就看政府與民間用不用心,而且大部分時候是需要相互聯手,而不是各自為政。
「觀光產業」已成為21世紀各國最具社會經濟指標的產業。自1950年代至今,全球的觀光活動呈現日趨多元的豐富面貌,不僅在「量」上有可觀的成長,在「質」的方面亦有令人欣喜的新風貌不斷地醞釀與產生。
有鑒於此,從宏觀形勢來看,馬祖的觀光事業發展應以全新的概念與思維來重新評估它的價值,並且在整體施政的位階上,重新訂定它的優先順序。
隨著競爭的國際化和日益激烈,旅遊優勝劣汰的現象將愈發突出,應早日尋求因應,以免受到重大衝擊。未來的觀光業尋求不斷地創新,以滿足旅客不斷變化的旅遊需求,吸引更多的入境旅客。業者亦應有此危機意識,不斷調整結構,旅遊產品的開發應由單純觀光性旅遊向綜合性旅遊方向轉變,為旅客提供更多的選擇。此外,更應妥適規劃國內旅遊市場,避免造成離尖峰差距過大所造成的失衡問題。
因此,想發展觀光旅遊業,必須要能看得廣、更看得遠。對此,強化馬祖觀光誘因,提升市場競爭顯然還有一大段路要努力!
社論/積極整合各方資源 提升馬祖觀光競爭力
-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