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資源零廢棄 幸福島嶼資收起跑

  • 2018-05-16
 從新北市出發的黃金資收站政策,在成效卓越的情況下,前年環保署邀集全國各縣市環保局及村里長代表們,決定見賢思齊在全國推動,建構全國村里資收站;馬祖去年開始在各鄉建置5處資源回收站,並命名為幸福島嶼資收站,並於本月開始試營運,希望透過資源回收集點換日用品的策略,養成鄉親資源回收零廢棄的好習慣。
 新北市政府自100年開始推行黃金資收站政策,由各區里長號召志工與里民熱情參與,主動覓妥資收站所需場地,向新北市政府申請資收站證明,相關的水、電、綠美化或搬遷等所需費用,則由里長自資源回收金支應。新北市全市至今已有325站,除增加12萬噸以上的資收量,也為各里提供了總計超過3億以上的里建設經費,資收率從97年的30%躍升至105年的53%,更榮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5年度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考核」金質獎,成為全國資收站的示範點,堪稱資收的模範縣市。
 新北環保局表示,當時推動黃金資收站的出發點,其實是要鼓勵市民透過資收回饋,來增加里內建設經費,又可大幅減少垃圾污染,達到三贏的局面。當然這項充滿創意的地方作法,後來廣受里長與市民的好評,並獲得第6屆政府服務品質獎、2013國際宜居社區大賽銀質獎,以及第4屆台灣健康城市創新成果獎等殊榮。
 一項好的政策有時候並不需要太多的經費,需要的是創意及執行力,環保署的資收回饋金是既定的補助政策,但新北市卻透過政策讓資收成為縣市亮點,民眾將資源回收物拿到黃金資收站,可累積點數兌換專用垃圾袋及衛生紙、洗碗精等生活用品,里長及志工將資收物整理後,由市府協助統一變賣,變賣金額7成回饋做為各里的運作經費,除了人力之外,這項政策對新北而言幾乎是零成本的政策。
 台灣人的創意讓外國人都吃驚,香港電台電視部特別來台拍攝新北市黃金資收站;美國華爾街日報更罕見地以大篇幅報導,稱讚台灣是「垃圾處理的天才」;備受打壓的台灣外交困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代表,卻因為台灣先進的廢棄物處理系統多次來台,甚至連歐洲議會去年都邀請環保署長李應元去演講,便是以台灣循環拚綠金為主題。
 馬祖垃圾必須仰賴委外處理,委外費用必須包括跨海運輸的成本,未來不但得聽任外縣市的漫天喊價,更可能有被拒絕處理的窘境,因此降低或是減少廢棄物的做法勢在必行,更是島嶼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
 資收站是以回饋為起點,改變民眾回收觀念與習慣的政策,鼓勵民眾將自家產生或環境清潔後產生的資源回收物,送往回收站換民生用品,目前馬祖由官方推動,未來其實亦可朝向由各村村長主動申請成立資收站,召集村內志工共同進行資收工作,回饋金再用於村內各項福利或建設,造福村里的事情也許比地方政府主動辦理更有成效,擴點更為綿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相信馬祖一定也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