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中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共同在台北外海舉辦「聯合海葬」活動,72位先行者選擇用海葬方式告別,重返自然。環保葬意識逐漸抬頭,在政府鼓吹下民眾接受度也跟著提高,對地狹人稠的馬祖而言,改變傳統喪葬文化,環保葬暨符合生態永續發展,同時也是希望親人的生命,用另一種形式無限延伸。
據統計,我國遺體火化率由82年不到五成,至98年起已突破九成,105年更提升至96.19%,火化數再創我國推動火化政策以來之新高,顯示民眾喪葬觀念隨政府宣導及時代進步已有大幅度改變。
今年來在政府政策大力推動下,馬祖已逐漸杜絕過去濫墾濫葬情形,民眾對公墓接受度提高,不過民眾公墓墓穴數量已逐漸飽和,民政處統計,目前85歲以上老人突破百位,未來將面臨公墓墓穴不足問題。既是民眾關心之事,民意代表也多次詢問墓政相關業務,目前政府也持續擴建更多墓穴供民眾使用。
馬祖蕞爾小島,土葬終有其限制,不斷擴建公墓終非解決之道。為改變民眾觀念,民政處大力提倡火葬觀念,並提出金錢鼓勵補助措施。火葬在世界各地都獲得大力提倡,對節約日益緊張的土地相當有助益,當前中國大陸火葬比例已達53%,在日本更是超過90%,是殯葬趨勢之一。
世界先進國家的墓園,很早就提倡並鼓勵環保多元葬法以節省土地資源,內政部除持續編列預算補助地方政府於公墓內闢建環保多元葬專區外,也運用媒體向國人宣導,希望轉變民眾觀念,達成「節葬」與「潔葬」的目標,也能讓往生者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片人間淨土。
近期有民眾在網路上發表了關於地區墓政業務看法,網友提出盤點地區墳墓並進行相關處理,以及巡迴講座宣導、增加遷葬誘因等多項建議,也顯示民眾開始關注、討論這些過去民眾避談的問題,我們也應該以正面態度去面對問題。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在傳統風俗觀念灌輸下,政府在推動墓政業務一直有其難度,但不斷擴建公墓終究不是最終解決之道,未來政府仍需扭轉民眾傳統觀念,不論是加強媒體宣導,或是透過獎勵措施鼓勵民眾改變傳統墓葬文化,該做的還是要做,民眾也應該以新思維去了解傳統與現代喪葬文化間的差異。
社論/扭轉傳統觀念 正面看待往生事
- 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