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13日舉行「106年度直轄市及縣環保機關推動因應氣候變遷行動執行績效評比」頒獎,連江縣首度獲得銅級評等,成為離島第二個獲得銅級認證之縣市,南竿鄉及清水村、津沙村亦獲得環保署肯定,得到銅級低碳社區認證,為邁向低碳永續家園的目標跨出一大步。
環保署自104年起即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制度,讓參與者「自己和自己比賽」,並由各級地方政府低碳菁英、技術諮詢小組專家委員協助精進低碳行動,以參與評等。推動策略採由下而上逐步累積之方式,首先輔導核心社區作為推動低碳城市之示範亮點,繼而推動新北、臺中、臺南、宜蘭、金門及澎湖等6個低碳城市及低碳島,並逐步擴散形成北、中、南、東4個低碳生活圈,最後達成建構低碳社會之目標。
106年計有基隆市安樂區永康里、新竹縣竹東鎮軟橋里、芎林鄉華龍村、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嘉義縣義竹鄉埤前村、花蓮縣花蓮市民生里等6個村里加入銀級村里行列,其他尚有基隆市暖暖區、臺南市南區、南化區、臺北市、桃園市、嘉義市取得銀級、苗栗縣、屏東縣及連江縣取得銅級認證。
環保署在頒獎時表示,各得獎單位推動低碳節能成效,都是仰賴參與者的創新、因地制宜的低碳行動,例如基隆市永康里以低碳食材及傳統製程開發當地特色伴手禮,創造低碳商機;新竹縣華龍村以自製堆肥改良土壤,推廣低碳農法及友善耕作;桃園市推動埤塘活化再利用與濕地保護、綠色工廠與綠能光電屋頂工業區計畫等;嘉義市推動寺廟與商店節電、成立KANO木材首都平台及嘉義舊監宿舍群復甦進駐等,都是以在地特色實踐低碳行動的體現。
至於連續六年獲得全國特優的新北市,更有許多值得地方學習的策略,以實施數年的節電診所低碳社區標章及低碳社區規劃師等措施為例,一年最多可省下超過1萬度電、省水6000度以上及減碳約3萬50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另外,全國首創的新北市節電認同券,針對耗能家電推出季節限定專案「夏月節電中,揪團來省電」活動則由里長投入,市民積極配合,至今累計節電量超過182萬度,減碳量達965公噸以上。
新北市多項政策都由里長扮演關鍵角色,如黃金資收站除讓鄰里環境提升,也讓黃金資收站變賣所得充實社區社福資源,而獲得白金級低碳社區標章的三重天喆社區,將社區公共用電資訊揭露於公告欄,定期檢討及分析,並將燈具全數更換為LED節能燈具,每年可節約電費10萬元左右,讓響應政策的作為直接化為省錢的好康回饋。
馬祖這幾年在地方政府及社區伙伴共同努力下,辦理各項低碳措施並營造低碳氛圍,如運用離島特性加強海洋環境教育、空氣污染等應變措施、低碳社區認證推廣及各式宣導會、幸福島嶼資收站、產發處積極復育馬祖特有種植物、交旅局辦理生態面向設計的低碳旅遊、各鄉公所協助廟宇及活動中心燈具汰換等,每一樣作為都為永續我們的家園而加分,認證只是一種手段,重點在於讓永續家園扎根在每個人心中。
社論/跨出低碳永續家園的一大步
- 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