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立良好生活型態 享受健康人生

  • 2018-10-21
 健康的身體是幸福的泉源,也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有健康的個人,才有健康的家庭和社會,健康的國民是國家最大的資產,也是國家競爭力的象徵。是以,健康兩字對於人生的發展實具有莫大的關鍵。
 然而,現在的人由於工作較為忙碌,以致經常忽視了身體的健康;同時對一般疾病的常識也較為缺乏,此有待衛生單位戮力的輔導。諸如關於一般慢性病的防治,更應透過講解讓社區民眾能夠增加這方面的醫療保健知識,樂意配合推展,進而將健康理念澈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唯有建立醫療保健常識與養成良好衛生習性,則能達到預防疾病與促進健康的目的。
 近幾十年來,馬祖努力提升衛生醫療環境、充實相關設備,並推動各項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工作,落實民眾的健康照護,使得地區民眾的健康狀態持續進步中。當社區互助力量愈來愈強大,社區愈來愈健康,凝聚出來的社區健康營造力量,就能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與國家。
 足夠的衛生知識與健康的生活模式,乃強身健體的不二法門,亦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首要條件。生活是指起、居、飲、食、工作及學習等方面的結合。現代文明雖為人類帶來知識和科技,可是也引發了許多嚴重的健康問題,如不健康的飲食、環境污染、吸菸、吸毒、精神壓力等,已成為現代人主要的痛苦來源。我們必先了解生活方式如何影響健康,才能有效和正確地改變生活方式,革除有損健康的舊習慣,進而培養有利健康的新習慣。許多事情是必須按部就班確實去力行,才能得到實際的效果。是以,能將健康理念確切落實於日常生活,充實保健常識,養成的好習慣,才能遠離病痛,得到健康與快樂。
 因為只有民眾健康,社會才得以健康。如果社會的每一分子都有基本的保健知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醫療人員的專業服務才易於獲得較佳的效果,社會的資源也不至於浪費在既不必要而又浩大的消極性治療工作上。有健康的個人,才有健康的家庭和社會,想要保護健康需要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採取適當步驟以避免危害,並藉由增強免疫與篩檢等現代醫療科技的使用以防禦疾病,同時在平日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並從生活中實踐,才能真正享受健康人生。
 保健、衛生和醫藥的基本知識,成為現代人生活所必須具備的資料。其實,很多事情是無法逃避的,務須按部就班確實去力行,才能得到實際的效果。是以,能將健康理念確切落實於日常生活,完全是一種觀念問題,也是必須要養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