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嚴拒疫情擴散 提升公共意識

  • 2020-02-18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疫情還在持續擴大,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病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防疫抗毒,人人有責」;新冠病毒是像流感的病毒,檢疫是不可能阻絕於境外的,檢疫上的任何小缺失都有可能讓病毒鑽到社區。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不論是政府、醫護人員和民眾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共同努力設立防護網。
 來勢洶洶的病毒勾起了人們對二○○三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恐怖回憶。病毒與傳染疾病都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過去都可以消滅天花、霍亂這些惡性傳染病源,沒有道理在科學發達的今日無法遏阻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然而傳染病真正難控的是社會的整體行為,因為人潮是流動的,不可能單靠行政手段控制傳染源,需要每個人自覺自發去配合,其最終的解決也取決於社會整體文明水平。
 首先,SARS與新型冠狀病毒兩者病毒都與野生動物有關。SARS是因為廣州有人吃了果子狸,而果子狸身上有一種來自遙遠山區山洞裡蝙蝠的病毒,這個人吃了果子狸,病毒進入他的體內,於是他就成了一個傳播者,透過人傳人,引發了一場極為嚴重的國際傳染病。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來源也可能是野生動物,透過人類食用野生動物,病毒經由動物傳入人類體內造成病例,因為首先是在中國大陸武漢市的某海鮮城發生,因此才被稱為是武漢肺炎。
 台灣及各地出現的確診病例,起初都有過武漢的旅遊史,但現在連沒有去過武漢的人都感染了病毒,未來如果形成社區爆發,問題就嚴重了。地窄人稠的台灣,以及金馬澎離島,一旦某地出現疫情,很容易就會造成快速傳染,因此政府防疫動作必須嚴陣以待。單單倚靠機場、港口的檢疫措施仍有所不足,因此政府及醫療體系的防疫作為,包括通報系統及醫療設施的完備,都必須比鄰近地區的預防級數更高。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全民必須共同努力設立防護網,嚴拒疫情擴散,就個人而言,除了盡可能避免赴疫區旅遊,若有家人朋友從境外回來,也務必要保持距離;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一旦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要立即就醫;平日出入公共場合要戴上口罩,勤於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大,台灣的防疫措施也不斷強化。但近日陸續傳出有隔離者趴趴走或失聯的狀況,對違反者的處罰是否有效、執行過程是否有漏洞等,在疫情緊張的此刻應盡快檢討。
 疫病蔓延時更要生起自利利他的智慧,因為自私自利不會讓疫情迅速遏止,自掃門前雪更不能杜絕病毒入侵。雖說疫情早晚會過去,然而每一次的慘痛教訓,都在提醒我們:人類是地球上的命運共同體,要學習如何互助合作,因為大難來時,無一倖免。而真正的文明社會,更需要有責任感的公民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