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觀光發展除了成本差異,更重要的是體驗差異

  • 2020-03-02
 在西莒威武陳元帥熱鬧回宮的鞭炮鑼鼓聲中,今年馬祖四鄉五島的擺暝活動劃下圓滿句點,緊接著馬祖的藍眼淚季即將接力登場,將再次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的目光。馬祖的擺暝、藍眼淚在傳統經濟模式中,較難發揮其真正的優勢與亮點,如果我們能改變思維,將其置於新經濟模式的思維中,將更能讓擺暝、藍眼淚發光發熱,創造馬祖獨一無二的旅遊體驗。
 Pine和Gilmore於「體驗經濟時代來臨」(Welcome to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中提出「體驗經濟」概念,Pine和Gilmore將人類的經濟發展歷程分成4個階段,分別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和「體驗經濟」,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則是令人難忘的,在「體驗經濟」模式下,消費者購買的是一連串的體驗享受,「體驗經濟」將能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
 我們借用Pine和Gilmore的觀點來思考馬祖的觀光旅遊發展。首先在「農業經濟」方面,此時的經濟特點是初級產品的交換,販售的農業產品幾乎沒有差異性。以馬祖旅遊發展來講,可以比擬大約是馬祖戰地政務剛解除階段,馬祖開放觀光,地區沒有任何旅遊產業,要想來馬祖旅遊,必須要自己安排打點所有細節,當時我們馬祖並不是在賣嚴格定義的觀光產業,我們只是賣喝的、賣吃的、賣特產。
 「工業經濟」時代,初級產品開始大量製造商品化。以馬祖旅遊發展來說,可以比擬為馬祖開始出現旅遊社的操作,馬祖旅遊發展進入大量接團階段,重視價格與接團能量,誰能創造低成本、高品質的接團模式,誰就能在馬祖旅遊競爭中賺到錢。
 到了「服務經濟」時代,客製化服務顧客成為經濟特點。馬祖旅遊人次突破10萬大關後,除了追求「大量」,也有業者開始追求「異質」,部分旅行業者除了追求低價,也開始重視另一面向的服務滿意,業者並開始評估星級旅館的投資,以及思考何種服務能讓遊客滿意。
 而在「體驗經濟」時代,販售的不僅是商品,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賣出一種「感覺」。馬祖的旅遊發展一路從初級產品、製造商品,到提供服務,現在則應思考如何創造體驗,以馬祖擺暝、藍眼淚來說,與其說賣的是實體商品,不如說是我們賣的、行銷的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美好的回憶。
 馬祖有很多先天島嶼困境,如果馬祖能創造不一樣的旅遊體驗,就算是交通稍微差一點、價格稍微高一點、服務人力素質稍微跟不上一點,就衝著馬祖獨特性,還是能吸引大量旅客前來馬祖旅行體驗,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體驗經濟」模式,來彌補我們的先天傳統劣勢,在激烈的旅遊市場中殺出一條藍海成功方程式。但是我們也必須體認,雖然「體驗經濟」將能創造高價值,但不代表其他三種經濟模式不重要。「體驗經濟」是從「服務經濟」發展出來的,而「服務經濟」是建立在「工業經濟」之上,而「工業經濟」的根源則是「農業經濟」。前面三個傳統經濟面向做得好,「體驗經濟」將能做得更好、更容易。
 面對馬祖先天島嶼困境,在四種經濟模式中,我們最能掌握、操之在己的是「服務經濟」與「體驗經濟」模式,特別是「體驗經濟」,能讓我們創造一種獨特的、難忘的、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馬祖的未來旅遊發展,除了成本差異,更重要的是體驗差異,馬祖如能營造獨特美好的島嶼生活體驗,遊客才會願意來、願意再來。